鲜于岳告诉赵怀安大军三日后出战,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赵怀安的军功定下了。
不过一开始赵怀安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觉得是理所应当的,毕竟立功受赏不是天经地义嘛。
甚至陆仲元那几个牙兵,更是侧目,心里更确定赵怀安背景深厚。
鲜于岳人情练达,帮人的时候,一定得让对方知道这个忙是怎么帮的,不然这忙就白帮了。1
原来赵怀安之前将事情想差了,他以为唐和吐蕃是数世死仇了,就以为吐蕃首级是军功了。
一开始唐人并不觉得这次会盟有多重要,因为吐蕃总是这样,时和时衅,大唐也习惯了吐蕃毫无信用,反复无常。
赵怀安听到这段的时候,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
南诏军是他们的盟友,唐军又和他们多年不战,所以那些吐蕃军只把赵怀安这些人当成了附近山棚,这才大意了,没上心。
这边赵怀安嘀咕的时候,鲜于岳继续说吐蕃军功的事。
换句话说,赵怀安于铜山关所获的百余节吐蕃首级在原则上是一点军功都没有的。
如果是赵怀安自己去军中报赏,他肯定是一点没有,甚至还会因溃兵的身份而被军法从事。
定的原因也有理有据,虽然赵怀安是从大渡河战场溃退下来的,但溃而不逃,依旧在赶往邛州大营归建,所以赵怀安无罪。
就这样,赵怀安从原先的有罪,摇身一变为有功。
大唐军功按照三阵三获分为九等军功。
然后按照俘斩数,又分为三获。俘斩敌军十分之四,为上获;俘斩敌军十分之二,为中获;俘斩敌军十分之一,是下获。
本来赵怀安听这个大唐九等军功,还觉得挺不错的,无怪乎大唐老祖宗能威压东极二百年呢。
鲜于岳告诉他这不过是理论上,实际上,正常情况下赵怀安就算立下这样的军功了,也是算不到他头上的。
所以正常情况下,功劳都被有背景的先定走了,你就算立下功劳,也不会被评定为殊功。
唐军明令,将士分成四等。
而非常遗憾,赵怀安留在军中的军薄显示,他的成分正是无资。
所以鲜于岳告诉赵怀安,他就算立下了上阵上获的殊功,也排不上号,就算排上号了,因为他无资的背景,那也是获得个不值钱的勋官,要想被提拔,且有的等吧。
这他妈的,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咱赵大能受得了这个气?1
原先他还幻想过自己的身份,不说是公卿在逃公子吧,也至少是个豪门阔少,现在不过是家族在培养他,是下放历练,后面迟早是要回去继承家业的。
这让赵怀安如何受得了,按照大唐的这个军功,他就算干死了也是白干啊。
这大唐军中是真的太黑了。
“老岳,你就告诉我,这次到底是赏了我啥。”
“这就是我和你说的,军中讲背景,二弟你虽是无资,但却是有背景的。”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骂了:
鲜于岳笑了笑,没有多解释。
好好好,你们这帮人都是这么玩,是吧。
这会,鲜于岳已经看出赵怀安是真气到了,连忙说了后面的话:
赵怀安知道自己这位便宜大哥一直想让自己起土团,但他这段时间在土团营是深刻感受到了,这帮土团的地位是真的连狗都不如啊。
这样的土团那是纯纯大唐牛马啊,还是自带干粮的。
“我的好大兄啊,我赵大的好大兄啊,不能这样推弟弟进火坑啊。”
“大兄,你望望外头那帮人,他们那些人的铁甲加起来都没我多,一旦开战,这些人就是垫刀口,填堑壕的命。我赵大也不算立多大功吧,但立功了还做这样的土团,它合理吗?“
但鲜于岳压根没想什么冒犯不冒犯的,他在听到赵怀安喊自己“大兄”的那一刻,立马就意识到赵怀安要求他办事了。
果然,刚刚还怒容的赵怀安,这会竟然直接就哭了,甚至鼻涕都挂了出来,看得鲜于岳恨不得直接替他擤掉。
“大兄,你把我拉回黎州军吧,我听说了,咱老帅就在军中,你让我和他见一面,我带着兄弟们重建黎州军。”
但鲜于岳一听这话,面色古怪:
赵怀安愣住了,是啊!为啥不招咱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