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赵构,生死未卜,他不一定指望上。
“儿臣力量虽微,然救父之心,却如五岳一样不可移动。刀山火海,不足惧也!”
赵榛的话一听就是个孝子。
赵佶感慨万千,到头来,却是他年仅十六岁的十八子挺身而出。
这是不归路,随时会粉身碎骨。
“天将黑,儿臣告退。”
赵榛又执一礼,准备离开。
现在是吃饭时间。
金兵规定,黑夜不得乱走,连如厕也只能在划定的地方,他必须立刻回到自己的区域。
回去以后,赵榛没有在牛车上,他与张伯奋,以及几名宦官子弟互相枕着对方的身体睡觉。
以彼此的体温,渡过漫漫长夜。
疲倦困乏的赵榛一觉睡到天亮。
“我们也算是相濡以沫了。”
醒来后,一瞬间以为他还在蓝星,要参加日常训练。
周围的一切,将他拉回现实。
见张伯奋刚醒,他用戏谑的语气向张伯奋说道。
张伯奋一时间接不上话,以前信王不会这样。
“呜…呜……”
容不得思考,断断续续的号角响起。
待金兵吃好饭后,会再次出发。
这一日,他们到达柏乡,金兵于泲河处停下宿营。
“今日金兵不太一样。”
赵榛来到张伯奋身边说道。
金兵不像以往那样安营扎寨,而是严阵以待,人不卸甲,马不去鞍。四面八方马蹄声阵阵……
“回殿下,前方是五马山,自真定府被金兵攻破以后,不少百姓聚集在五马山抵抗金军。金军应在防备五马山的义军。或许五马山义军会来救驾。”
张伯奋向赵榛回答道。
他来过此地,对真定府的情况有所了解。
真定府是金兵的必经之路,金兵所过之处,十室九空。
百姓早已迁徙,要么躲入深山,要么抱团取暖。
“金人孤军深入,视沿途宋兵为蔑如。双方战力,有天壤之别。”
赵榛知道这是大宋的军制出现问题,对大宋的重文轻武恨铁不成钢。
金兵南下,可以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
女真人骁勇善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宋军不堪一击。
两路金兵一共十五万,如果没有城池据守,野战所向无敌。
都说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但在如今的金兵眼中不存在。
他们在华夏大地肆意驰骋,以战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