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有什么值得害怕?”
“像以前那样,把堆积如山的文牍全部丢给他,我们去听曲便是。”
余化龙原本以为,张主簿肯定会处处刁难,不配合自己工作。
万万没想到,整个县衙里的文书房小吏,居然统统消失,说是下乡去核对文档。
余化龙当然不相信他们鬼话。
看着眼前书山竹海的文牍,余化龙苦笑不已。
书山是真像山一样高,而竹海也并非形容词,而是都已经公元十世纪。
这温县居然还有在用竹简记事?
余化龙看着都觉得离谱,他也明白张主簿打得什么算盘。
不就是想让他知难而退?
真不巧,如果余化龙是个土著,看到眼前景况,真就只能两眼抓黑。
因为古代文书记录管理,属于被人轻视的尴尬地位,自然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改进。
可是余化龙不一样,他是个文科状元,大学就是读历史。
而历史系很多人最好出路,就是去各地博物馆干些实务工作,就像优化检索方法和文书归档。
别笑,上知五千年,深谙帝王之道的历史系学霸,最擅长就是检索史料。
况且余化龙此行,也不是真正想来文书房谋生。
他是想解决与陈家的均田纠纷,目标明确,需要处理的资料也少很多。
还好古人并不认为土地是种商品,虽然也有买卖,但并不频繁。
寻常人家,除非真活不下去,一般都不会选择卖田。
而且历经五代十国乱世,皇帝都经常换。
小个体户,往往不等卖地,就会死于战乱。
所以他首先做的是简单分类,其中土地相关文牍,大概占十分之一。
仅用一天他就分拣出来,顺便还用前世在图书馆经验,给这些文牍打上标签,方便以后检索。
余化龙忙活一天,伸了个懒腰就要下班。
刚好碰上陈丁等人回来,毫无意外也是陈家的人。
“呦,县衙工作很繁忙,小虫子今天可有偷懒?”
余化龙眉头一皱,哪里来这苍蝇?
“我今天工作到点下值,有问题?”
陈丁一愣,没想到这小子竟敢对他如此不客气,一时语噻。
看到余化龙竟真要离开,马上冲上前拦住。
“谁批准你走,站住。”
陈丁聚会时喝了点酒,此刻彻底爆发。
余化龙看着觉得好笑,隔老远就闻到酒味,果真是酒壮小人胆。
“嗯?”
陈丁满脸得色,还以为唬住这小孩。
“今天文件核对如何?可有梳理清楚。”
余化龙微笑着,缓步朝陈丁走去。
“陈先生想问什么?”
“可是城墙修缮账目问题?”
“还是三年前,温县洪灾,朝廷粥棚经费?”
陈丁脸色煞白。
余化龙走到他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建隆二年,商河县令李瑶贪墨赈灾钱粮,粥不可立筷,你知道什么下场吗?”
“杖杀。”
陈丁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孩,不是,阴间鬼童才对。
“本来定下杖一百八十,但是他八十杖就断气,结果你听说过没?”
“官家亲自发话,杖没而止,听说这个商河县令差点被当成猪肉丸发卖。”
余化龙每一句话,都像在陈丁心头上割一刀,直接瘫坐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