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考试?
像沈卓在这个温县小城,就敢宣称“三绝小芦”。
可问题在于,他还没准备好。
如何可以说清其中义理?
沈卓沉声道:
余化龙鬓角流下汗珠,手也不自觉捏紧衣摆。
这句话每个字都浅显易懂,表面理解不难。
可是《千字文》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并非只靠千字不重复。
所谓典故,就是背后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所以能言简意赅。
这正是余化龙目前最欠缺的。
“学生鲁钝,此前未尝真正学习圣人知识和《千字文》,还望老师赐教。”
“蒙学本就是启蒙劝学,但说无妨。”
“学生认为是准备各种膳食和饭菜,将其烹调得口味适宜,又能填饱肚子。”
“古语有云,不时不食。如果在错误时节进食错误的食物,容易生病。”
余化龙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妙极,童言无忌,立意大胆。”
沈卓在连绵不绝的爽朗笑声中离开。
现场,只留下余化龙在风中凌乱。
他好像通过了试验,又还好像受过嘲讽一般。
“沈先生还是风采不减当年,直想天下无人不识字。”
对方也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
“明天一早,你带齐束脩用品和第一个月学费四百文,便算完成拜师仪式。”
可整套流程下来,他倒是觉得这是完整的夫妻合伙型家族教培产业。
余化龙目前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读书,他根本不知道束脩包括什么。
“束脩就是米、布帛、酒肉、书籍、文房四宝等。”
“至于学费,每个月只需要四百文,夫子会亲自教导《千字文》、和韵书,育你成才。”
只要他努努力,画符不出错,然后把剩下的的金甲纸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