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园文会,不比诗词比策问,足见雍亲王之不同。
与众不同的冷面王,在阅看诸生文章时,很多时候都是一目十行就看完一篇,然后嫌弃的将其扔到了一旁。
江南靡靡音,竟从秦淮河上的花船,吹到了国朝选拔人才的科场上。
辞藻华丽,大而空的文章,似乎已经成了江南仕林的通病。
诗词如此,策问亦如此。
一直到他看了贾珩的那篇,千余字无一不是干货,不但能恰当的引经据典论述自己的观点,更是贴合实际,以实际范例作为观点的支撑,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此文章,岂能不好?
可惜就是比试时间有限,纸张太小,这小子明显是收着写的,策论中有很多地方只是讲了个概念……
意犹未尽的雍王殿下不舍的将手中的策论递给了眼巴巴的儿子,朝高台下扫视了一圈。
瞅了一眼倚靠着廊柱假寐的贾珩,再看看满脸紧张的其余儒生,心中因贾珩策论引起的激荡明显平复了不少。
那一沓厚厚的江南才俊文章,堪用者寥寥。
特别是其中衣着华贵者,多是与大族结亲之人。文采有,却具是空谈。
唯有少数的几人,或是寒门出身,或是持身正者,文中多有闪光之处。
这江南的文风,被百年来的奢靡污染了。
“就这十个吧。”
刘济祯乾纲独断,大手一挥就是十个人的名字。
内侍捧起名单,往前几步站在高台前侧。
“文榜前十已出,依次为贾珩、郭培安、刘守灵、赵志祝、王绪、陈曈凌……”
“咦,我中了!”
身侧突然爆出的声响,吓了贾珩好一大跳。
那陌生而又熟悉的话语,差点令贾珩以为是某本书中的老秀才走了出来,忙扭头看去。
只见陈曈凌又惊又喜,正拍手大笑了起来。
“贾兄、靳兄、杨兄,有我,有我,王爷选我了!我不是在做梦吧,怎么不痛呢?”
陈曈凌伸手就去掐大腿,他没叫,一旁的杨柏桦倒是嗷的一声,惨叫起来。
“松手松手,陈兄你掐的是我的大腿!”
此处纷乱,并未影响到内侍念名单。
“靳沥、朱生明、张岱……杨柏桦!此十人,明日申时前,于正阳门处等候召见。”
啪~
当内侍最后一个名字念出来后,刚刚还在惨叫的杨柏桦,一巴掌就拍在了陈曈凌的大腿上:“咦,我也中了!”
“靳兄、杨兄、陈兄,恭喜恭喜!”
“贾兄同喜!”
四人院试时一起中了秀才,如今又一同被雍王选中觐见皇帝,真可以算是正儿八经的同年友人了。
“王爷恩典,赐文试前十贡缎两匹、文房四宝各一副、宫中典藏各五册、银二十两……”
抠搜出名的冷面王极其罕见的大方了一回,宫娥捧着赏赐一一走出,名单上的十人自是欣喜的躬拜谢恩,没在名单上的人,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特别是甄家的女婿——杜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