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似乎被贾珩与杜胜威的冲突抬上了一个高度,气氛更加热烈,似乎达到了一个巅峰。
就连高台上的雍王夫妇,都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这小子……拿本王设的宴当什么了?”
刘济祯也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似怒非怒,玩味的用手搓着酒盏。
王妃倒是起了兴致,问道:“王爷觉得谁会赢?”
“还用说?这小子在外面的时候就挖了好大一个坑,把甄家坑了进去。进了园子,又坑了甄家一把。如今又要拿甄家的女婿做他扬名路上的垫脚石,岂会没有把握?”
刘济祯早就知道贾珩在扬州城时的表现了,更是从儿子口中得到了其在实务上的水平。
策问,纸上谈兵的人与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那水平上的差距不是枯坐空想能弥补的。
“那没法赌了,妾身也觉得贾珩会赢。”
王妃捂嘴笑了:“林丫头已经足以令妾身惊讶了,她还说有个哥哥,其才华远胜于他……”
“殿下有令,文比开始。”
反正酒宴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刘济祯索性直接开始了今日的文比。
他让内侍取来纸笔,稍一思索,便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实干兴邦!”
简单的四个字,就是今日文比的题目。
什么玩意?
这怎么答?
杜胜威傻了,脑子里华丽的词汇,根本无法在这四个字的策题上靠。
实干?
什么实干?
干什么?
贾珩已经回座,往高台上望了过去,那道龙纹身影正与身旁的人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冷面王的威严。
“臣对: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冷面王曾督户部、工部,在户部时,整肃财赋、精简不必要的花费,并力行清理积年欠账,追缴国库亏空。
一年时间,便将那些只会写花团锦簇颂圣文章的官员踢出户部,大力提拔善财赋计算的官员。
在工部时,数次提拔实干官吏,并力主推行大匠授官,如今的工部左右侍郎,均是匠户出身……
如此亲王,与那位善诗词歌赋的“贤王”,八皇子刘济川相比,简直不要太务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贾珩以《春秋》为题干,开始从选拔人才开始论述实干兴邦的基础。
他先颂了一回“圣”,赞了四爷在户部、工部提拔实干人才的必要性。
随后就在这个基础上,论述起了什么样的人方是贤才……
整篇策论,基本上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借用古之先贤之言,论述当下国朝最大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比如在进士科的基础上,重开明法、明算等实用科目,以选拔实干型人才。
光是这一点,直接就说到了刘济祯的心窝里了。
当他拿起贾珩的策论文章看了一遍后,整个人就像是六月最热时喝了一碗冰果酒,怎能一个爽字可以形容。
他差点把身前几案拍散架了,大笑而歌。
“好!好!好!此文,可比状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