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敢大声出言,只是低声议论着,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失望与绝望。
“檄文传遍天下,民心所向,陛下为何还如此固执?”
兵部侍郎卢崇义低声说道,眉头紧锁。
“陛下从来心志坚定,一旦决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可李昊毕竟是太宗皇帝的嫡孙,李唐血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啊!“
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能想出应对之策。
“大理寺卿狄大人德高望重,又深得陛下信任。”
此言一出,众人眼前一亮,纷纷表示赞同。
是当朝重臣,更是内阁大臣中最受武照信任的一位。
群臣簇拥着来到狄府,见到了正在书房中批阅奏章的狄怀英。
眉宇间透着几分智慧与稳重。
随即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相迎。
狄怀英声音平和,眼中却闪过一丝警觉。
“狄大人,如今北方李昊已经举兵南下,国内多地响应,形势危急。
此举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啊!“
“您在朝中素有威望,又深得陛下信任。
狄怀英听完,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那里有一丛盛开的梅花,在冬日中显得格外坚韧。
狄怀英转过身来,面向众人。
“若能回归,对稳定民心确有裨益。”
狄怀英却接着说道:
“既然她刚才在朝堂上已经大发雷霆。”
“不如等她怒气消散,再缓缓劝谏。”
“可北方形势紧急,恐怕等不及了。”
“陛下虽有固执之处,但向来爱惜人才,重视民生。”
众臣见狄怀英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强求,只得纷纷告辞。
“看来连狄大人都无能为力了。”王元礼叹息道。
“只怕天下将大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