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想来百年群主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
朱标很快也想到这一点,紧接着再次提醒道:“父皇,既然这笔贷款确有其事,且我们对如何运用这笔款项已有初步想法,那接下来……”
朱元璋见状,也赶忙放下碗,快步跟上。
待朱元璋跟上来,朱标带着些许不确定的目光看向他。
“不是……”
“而且……还有您的禁海政策……”
“标儿,无需顾虑!咱已然想好……既然陈百年提及咱的禁海政策存在问题,咱也不是那种听不进劝的人。就以此次贷款还鱼为契机,也并非要完全取消禁海政策,只需开放山东一带的禁海令,准许百姓下海捕鱼,并且允许他们以鱼抵税。”
“父皇英明。”
“另外……考虑到若我们要售卖仙粮……”
朱标开始深入思考各种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他清楚知道得到这笔大米贷款,并非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后续还有诸多细节和事务需要周全考虑,尤其是还款带来的压力。
“是啊……这些事情都得仔细斟酌……”
经朱标提醒,朱元璋不禁皱起眉头,意识到虽然赈灾问题暂时有了眉目,但为此却需要额外做许多事情,这无疑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诸多计划。
同样,对于苏东坡、李自成、刘秀、路易十六等人来说,亦是如此。
这对朱元璋等人而言,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年哥,昨晚干啥去了?又嗨到天亮啦?”
公司食堂里,陈百年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抬起头来,只见领导司机黄大智端着早餐,在他对面坐下。
陈百年随口编了个理由。昨晚他兴奋得几乎没怎么睡,天一亮就按照往常的生物钟提前来到了公司。
这几乎成了每日的标准对话,黄大智又开始了他的吐槽诉苦。
等黄大智诉苦完毕,陈百年适时地开口说道。
“是这样,我有个朋友,积压了一批优质大米,正宗的五常大米,大概五十吨左右。他亏了本,不想再做这生意了,想让我帮忙找条路子,把这批米出手,能回笼多少资金算多少。您这边有没有什么路子?”陈百年看似随意地说道。
别看这些领导司机每月工资不过三四千块,但他们人脉广泛,路子野得很。这也是陈百年早早来食堂吃早餐,专门等着黄大智的原因。
“虽然没贴牌,但真的是五常大米,我自己都吃过。我车上就放着两袋,一会儿给您拿一袋,您尝尝就知道,味道特别好。”
“你可以找粮站收啊……或者联系超市什么的,年哥你自己也不是没路子。”黄大智给出了一个建议。
“有发票吗?”黄大智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没发票的话,这可是大米啊……要是流入市场,万一出了问题……”
“到时候智哥您要是有路子,直接看货就行……这批大米都是经过检测的。您找的朋友要是不放心,也能找专业机构再检测。总之,来源绝对正规,现在就是着急出手,能回一点是一点,反正也就一二十万的货……”
“好。”
“对了,年哥……”
“公司好像准备派人到外地挂职……昨天我好像听到许经理跟老总打电话,推荐了你?”
“挂职,老许推荐了我?”
陈百年心头一沉,顿时有了一定的政治敏锐性。
说是锻炼,实则情况各异。
没背景的人,就只能算是被外放了。
像这种事情,如果是好事,一般会提前告知当事人。
这也是陈百年一直想辞职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公司里,不仅不自由,还充斥着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