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年换上睡衣后,重新在电脑前落座。面对刘秀的疑问,他决定正面回应。
【百年育人:很简单,我是希望你日后能培养更多自己人,别过度依赖世家豪族。这点,或许老朱、苏东坡他们都有发言权。】
陈百年虽不敢自诩对历史精通,但对东汉立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
刘秀白手起家,本质与朱元璋相似。
朱元璋依靠淮西老臣,刘秀在河北立足时,因根基不稳,借助河北豪强大族,迎娶郭圣通,获郭家支持,才击败铜马军,统一河北并登基称帝。
世家豪强强大的根源在于知识垄断,如今陈百年借助贷款还款物品的建议权,试图通过还款限制,引导刘秀走向正途,哪怕影响有限,也聊胜于无。
【苏东坡:额……群主,您真是抬举我了。这等事,我不敢妄言,也不太明白您的用意。】
苏东坡惶恐地连忙表明态度,不敢轻易参与此类探讨,毕竟对面的是光武帝,是他能教的?
【刘秀:嗯,培养自己人?不依靠世家大族?群主,我不太理解,不依靠他们,我还能依靠谁呢?】
刘秀愈发困惑。
这便是认知上的差距,在他的时候,世家豪族垄断了生活与知识的方方面面。
刘秀觉得自己的士兵只会冲锋陷阵,难以承担管理后勤的重任。
尽管刘秀出身底层,但所处社会环境让他认为,若不依靠世家大族,便与绿林军、赤眉军等不成气候的起义军无异。
他在太学求学,有知识文化,深知政权建立不能仅靠武力。
【百年育人:当然是依靠人数众多的百姓啊。】
陈百年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这是深植于他心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金科玉律。
【朱元璋:群主这点说得在理!光武帝,你如今统一河北了吧?接下来是不是准备整顿河北,进而开启统一天下的征程?】
陈百年的回答得到朱元璋认同,为确认刘秀的具体状况,他多问了几句。
【刘秀:我刚登基不久,目前确实打算整顿河北,而后统一天下。不然我也不会缺粮,河北刚经历战乱,有诸多流民亟待安置。对了,朱元璋陛下,先前李自成说您从乞丐成为皇帝,想必也历经乱世,这方面您有何指教?】
刘秀如实作答,突然想到此前朱元璋有关事迹,便虚心请教。
【朱元璋:呵呵,这你可问对人了!总之,咱能成功建立大明,靠的就是九个字: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突然被刘秀请教,这算是挠到了痒处,朱元璋很是受用,自然乐意分享称帝秘诀。
李自成在一旁窥屏,瞪大了眼睛,不敢贸然插话。
这可是朱元璋的现场教学,虽对朱元璋为人不喜,但这些干货对他推翻大明或许大有助益。
而且他也到了类似阶段,虽知晓这九个字,却不知具体如何操作,正盼着朱元璋详细讲解。
陈百年没有打扰,深知在这方面朱元璋更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