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又说回来,其实也不能全然责怪陈百年。
毕竟咱妈国力强盛,那三千六百五十万斤大米,经过换算,也仅仅一万八千多吨出头,300节火车车厢的大米量,小儿科。
陈百年为了缓和刚刚略显尴尬的气氛,顺着朱元璋之前抛出的话题,半开玩笑地鼓动了一下。
苏东坡听闻此言,不敢接话,毕竟这可是涉及谋反的大逆不道之语,只能选择沉默以对。
在古代赈灾这一领域,刘秀可谓经验丰富,而陈百年的算法在他看来实在离谱,这不禁让刘秀对陈百年的计算方式充满了好奇。
陈百年理所当然地解释,也不怕被取笑。
刘秀不禁感慨,在他眼中,陈百年的这种算法与其说是赈灾,倒更像是在筹备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怪不得朱元璋会有那般激烈的反应。
一涉及到这种敏感的话题,李自成便忍不住在朱元璋的底线边缘疯狂试探。
李自成的话让朱元璋又一点就着。
对此,李自成早有预料,他干脆在朱元璋面前详尽地摆出了自己这份极具说服力的人生履历,甚至忍不住凡尔赛回复:
【朱元璋:什么?!】
李自成的经历与他自己的竟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至少雷同性高达九成。
刘秀听闻,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苏东坡同样意外至极,直到此刻,他才知晓朱元璋如此辉煌的过往。
这一瞬间,朱元璋甚至顾不上再去咒骂李自成,因为相似的经历让他仿佛感同身受,似乎理解了李自成心中的愤懑与不甘。
对于朱元璋的质疑,李自成感到十分可笑。
陈百年见状,忍不住多解释了一句,也有些感叹,大明的开国皇帝是一位乞丐,而大明的掘墓人同样是一名乞丐,这或许真的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陈百年这无意的剧透,让李自成惊喜交加,心中矛盾不已。
陈百年敏锐地意识到话题已经跑偏,迅速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正经事上。
苏东坡赶忙回过神来,快速说出大概数字。他对陈百年之前的算法实在放心不下,生怕再让陈百年计算会得出更离谱的结果。
刘秀依旧觉得苏东坡索要的粮食数量似乎还是过多了些。
这一下,有着古代赈灾亲身经历的刘秀和李自成纷纷现身说法。
别看他手中握有一亿斤大米,数量看似不少,但在数百万饥民面前,不过如同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万界金融所提及的可是优质大米,这种大米如果置于古代,其价值又不能单纯以普通粮食来衡量。
陈百年迅速给出了苏东坡的贷款和还款方案。
【苏东坡:嗯?三百万斤……用蝗虫和风筝来还?蝗虫可以理解,风筝?】
【李自成:啊,蝗虫和风筝都能还贷?】
陈百年早就对密州的地域特色了如指掌,故而才提出了这种独具匠心的还款条件。
陈百年一边回复,一边依照万界金融提供的贷款合同,认真地填上了相应的还款物,到了这一步,只需要他提交给万界金融审核通过,苏东坡的贷款就算办下来了。
苏东坡连忙回复,生怕陈百年改变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