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楼看了一眼刘浩川,继续说道:“想要救国,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合一,方能国强民兴!”
想了想,陈玉楼再次说道:“张老先生,梁老先生,康老先生等人,只走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没有走军事救国,所以他们没有成功!”
“因为枪杆子出政权!”
“没有武力的保驾护航,工业不会起来,教育也开不了民智!”
刘浩川顿时震惊的看着陈玉楼,逐渐露出激动之色。
工业救国!
教育救国!
军事救国!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合一,方能国强民兴。
还有枪杆子出政权这句话,更是让他深受震动,让他仿佛在黑暗之中找到了隐约可见的亮光。
他以前当然也想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但从清末开始,不知有多少前辈都在这么做,但直到如今,社会不仅没有安定,反而还越来越动荡。
这也让他意识到,实业救不了这个国家,教育也救不了这个国家。
原来,他还差军事救国!
尤其是,他越想觉得有道理,军事即武力,没有武力支持,就不会有安定的环境,没有安定的环境,又如何能发展工业,以及兴办教育。
回过神来的刘浩川,立刻起身,对着陈玉楼躬身行大礼道:“多谢道长点拨在下,让在下茅塞顿开!”
“不用客气!”
陈玉楼淡淡一笑,随即也叹了一口气道:“俗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如今国家危难,我虽为道士,却也急在心里。”
“如今遇到兄台这等海外归国,有救国之心的爱国之人,不免多言了几句。”
“哈哈哈……好一个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可惜,国人懂这句话的人太少,以至于国家动荡至今!”刘浩川大笑了起来,随后又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陈道长,听您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观道长也是大才之人,我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不如道长出山,我们一同救国于危难之际,救民于水火之中?”
陈玉楼闻言,看了看刘浩川,直接拒绝道:“兄台说笑了,我一心向道,何况我们茅山弟子降妖除魔,也是救民于水火之中。”
“如今百姓之中,虽然大部分仍旧愚昧无知,但其中不乏与兄台一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于将倾之人,他们才是兄台应该团结起来的同志之人。”
看到陈玉楼直接拒绝了,刘浩川有些失望,但陈玉楼的话,却又让他眼前一亮。
他确实应该团结那些同志之人,毕竟,他一个人如何能扶国家于将倾?
这时!
马车停下,车夫的声音传来从外面传进车厢里。
“少爷,五旺镇到了!”
陈玉楼闻言,立刻起身对着刘浩川拱手道:“多谢兄台载我们一程!”
“告辞!”
秋生虽然不爽刘浩川,但还是微微拱手道:“多谢!告辞!”
随即,两人一前一后走下马车。
刘浩川连忙掀开车窗的帘子,说道:“等等,陈道长!”
陈玉楼立刻回头看向刘浩川。
刘浩川连忙说道:“陈道长,以后我如何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