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驿卒快马加鞭赶到了五南县衙。
同知将江州唤到府衙,两人一同受命,听驿卒宣告了朝廷的任命。
简单来说,同知在发现了薛伦的举荐信后,把‘知府之死’的麻烦,丢给了江州,竟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千字言,提交了上去。
又因为漕运大事不能耽搁,所以朝廷的任命下来的极快。
几日的功夫,江州的任命就到了。
说他‘通真达灵,葆光守中,可堪大用···’
于是就让江州做这五南县河泊所的吏目,代薛伦之位行主事之权,从八品官衔。
而五南县的知府,由同知甄怀兴顶任。
江州毕竟年资尚浅,前脚还是苦籍河工,如果直接升任主事,恐怕事有不妥。
所以任命书中让他做这漕运吏目,但又空缺主事,可想而知江州的权利。
不过任命之中也着重提到了两点:
第一,漕运乃是雍朝大事,江州既然已经领悟气感,那就需要尽快清剿五南县漕运中的水猿精怪,以保证漕运工期。
第二,甄怀兴升任知府,则需要调查清楚薛伦死因,并且全力支持漕运的开辟。
这是任命文书中对江州着重强调的两点要求。
甄怀兴是个年愈五十的老者,同知在位几十年,深谙为官之道。
从前他是薛伦的副手。
如今薛伦死了他直接顶任了。
待驿卒宣完任命后,甄怀兴立刻引驿卒去偏厅休息,老道干练。
接着甄怀兴又屏退众人,只余下他和江州两人了。
等人走空以后,甄怀兴顿时笑呵呵的冲着江州拱手道:“恭喜江大人,贺喜江大人啊!新官上任,可喜可贺!”
江州也还礼道:“小子也恭贺甄老青云得路!”
甄怀兴抚须,呵呵一笑说:“江大人,现在没有旁人在,咱们就别互相吹捧了,如今你我一同共事,不知道江大人接下来想怎么做?”
江州思考了一下。
先前漕运的主事,以及五南县的知府,都是薛伦一人。
现在薛伦死了,漕运和知府就分开了。
他负责漕运部分。
而甄怀兴升任五南县的知府。
所以他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就在漕运事宜了吧。
但如果细致的想,事情还是有些复杂的。
漕运的诸多事宜,要当地府衙配合。
仅凭江州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再加上甄怀兴这个人是个老谋子。
江州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甄老,小子初来乍到,对诸事皆是不太明白,还请甄老赐教?”
甄怀兴哈哈一笑说:“江大人客气了,指教不敢,不过我既然在五南县做了这么久的同知,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今日便和你商量商量,如果哪里得罪之处,还望江大人多多包涵···”
接着甄怀兴耐心道:“这其一嘛,虽然任命之中提到了要调查薛伦之死,但我认为其死因无需再调查下去了。”
江州挑了挑眉:“为什么?”
甄怀兴笑着说:“朝廷关心的,并非薛伦的死因,他死了也就死了,调查清楚了又能如何呢?无非是要安抚民心而已,我随便写个理由报上去便是了,当下最重要的,乃是漕运工程,此乃雍朝千秋大计,江大人如今升任吏目,老夫定然全力支持。”
“其二,也是当务之急,是让工期顺利进行,把五南县的劳工拧成一股绳,清剿水猿精,保证漕运顺利挖掘,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江州基本同意甄怀兴的看法。
从官衔职称上说,甄怀兴为主,江州为次。
但从漕运大计上说,江州为主,甄怀兴为次。
虽说江州做这漕运吏目,是为了脱离苦籍,但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暂时还是要履行起职责的。
只是还有一些麻烦的地方。
漕运水域宽阔无比。
江州现在所习得神通,大多是分水和控水之术。
杀伤力强的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