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卑缓缓起身,态度愈发恭谨,斟酌了一下语言,回道:“陛下若有所愿,外臣定当拼尽全力。”
去卑眉头微皱,纠结片刻后答道:“若是让外臣以一人之力,实难办到。但若是配合陛下,外臣无异议!”
说完,他转身又回到垛口后,极目远眺:“好吧,朕给你一个机会,你若能配合成功,朕将不吝恩赏!但若是心怀叵测……”
如今杨奉、韩暹和胡才欲图不轨,那朕也不会客气!你回去告诉他们,若他们现在肯只身前来觐见,朕可以既往不咎,他们依然是大汉的功臣,封赏照旧!
稍后,他放缓了语气:“你去吧,朕不会要求你什么,朕要看你的行动。当然,朕刚说过,朕非有功不赏之人。若你真心,朕会考虑送你回匈奴王庭!”
“放肆!你一介胡人,竟敢这么对天子说话!”关平上前一步怒视去卑,做出欲拔刀的动作。
“诺!”关平领命,冷着脸看向去卑。
说罢,他转身果断离去。
“陛下何故发笑?”已经再次来到刘协身旁的徐晃问道。
徐晃还未回答,刘协余光瞥见关平走近,便把他招来问道:“关平,你如何看去卑此人?”
徐晃皱着眉,表情严肃,训道:“陛下问你话,你就直言即可,看我做甚!”
“哦?”刘协饶有兴趣的看着关平,问道:“这是为何?你可是有什么根据?”
关平刚说完,便遭徐晃一番训斥:“胡言乱语,此等大事也是你能随意置喙的!”
话锋一转,刘协看着关平,谆谆告诫:“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情况不同,切不可一言否定!”
刘协轻轻颔首,又笑问道:“不过,朕很好奇,你是武将,怎会读儒家经典著作《左传》?”
刘协恍然,呵呵笑道:“关羽教子果然不同旁人,这很好,朕也支持你读。
关平听后,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他的父亲关羽哪来的威名?但还是郑重的回道:“诺,陛下所言,臣定会铭记于心!”
刘协笑道:“这是为何?你的话可是与关平相反啊!”
犹豫了一下,徐晃又补充道:“甚至是一乱臣贼子!孰是孰非,想必他心中自有分断!”
“你说的没错,匈奴臣服的是大汉,是大汉天子,而非出身白波贼的杨奉他们。去卑想要的朕能给,可杨奉他们却是给不了。
“可是据臣所知,匈奴王庭并不希望甚至反对他们归国!”徐晃插嘴道。
徐晃听后,心里明白了过来,恭维道:“陛下所言,确实如此,这才是去卑愿意反正助陛下的真实原因!”
说到朝臣,徐晃回道:“刚陛下召见去卑时,杨太尉、赵司徒和张司空来询过臣。”
“臣说大局一切皆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请诸公勿忧!”
说到这,刘协深叹一口气:“从长安东归至今,朝廷大臣牺牲太多,不能再有失了,将来大汉中兴,还是需要依赖他们!”
徐晃躬身一拜,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