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逼朕谋反是吧> 第二十三章 我成大汉的千古罪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我成大汉的千古罪人了?!(1 / 2)

“这些人也忒不要脸了……”

丞相田千秋与其余的朝廷官员相视蹙眉,心中对这些顺杆爬的贤良文学颇为鄙夷。

都是伪君子!

口中喊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

说什么不畏强权为民请命,不过是他们沽名钓誉的手段罢了。

这不一旦有机会见了天子陛下,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消尖了脑袋也要求取一个功名?

可惜啊,他们表错了情,求错了人。

如今刘弗陵尚未亲政,执掌朝廷官员任免大权的人是霍光。

霍光能一票否决上官安请求给丁外人封侯的事,亦能一票否决桑弘羊上疏为子弟谋官的事。

因此就算刘弗陵今日受到这干伪君子裹挟,给他们封了个一官半职。

霍光也同样能够一票否决,将他们从天堂打入地狱……

“诸位快快请起!”

而面对此情此景,刘弗陵则快步走上前去,亲手将最前面几个年纪最大的贤良文学一一扶起。

随着这几个人站起身来,其余人等也纷纷跟着站起身来。

此刻哭嚎的声音虽然停止,但依旧能够听到些许啜泣,有人甚至已经哭红了眼睛,将一片赤胆忠心演绎的淋漓尽致。

刘弗陵目光扫过殿内一众贤良文学,脸上也尽是感动与欣慰之色。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清亮而坚定的道:

“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尔六十人为民请命,直言不讳,无一不是国之争臣,定可助朕保大汉江山永固。”

“因此朕决定,将尔六十人全部加为侍中,即日起入石渠阁,与朕共商国事!”

所谓“侍中”,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通常只是正规官职之外的加衔,拥有这个加衔的官员,就等于拥有了随时出入未央宫的特权,方便随时向皇帝奏事,接受皇帝的策问。

而在先帝刘彻之前,“侍中”还只是一个掌乘舆服物,至亵器虎子的侍从虚职。

也是自先帝刘彻开始,随着内朝(内阁)的建立,这个虚职因直供皇帝指派,常居君侧顾问应对,对政事的影响越来越大,地位也日渐趋贵重。

“这……”

听到刘弗陵的决定,田千秋与其余官员又是一惊。

如果只是侍中的话,这事霍光还真干涉不了,恐怕真就要这么定下了!

因为侍中隶属于少府,根本不算朝廷正规官员,而是天子的私人官员,自然也不需要通过霍光发配印绶录入官籍。

刘弗陵虽然尚未亲政,但给自己安排几个私人官员的权力还是有的,于情于理霍光都无权干涉,最多只能寻找其过错,率领群臣公开弹劾。

只是一下加六十个侍中,数量上是不是有些多了?

何况这些人又多为心术不正之人,陛下尚且年幼,与他们走的太近,只怕难免受其蛊惑祸乱朝纲吧?

不过最终,田千秋还是什么都没说。

“我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

这就是他的人生格言,妥妥的一口不粘锅。

后世根据盐铁之议会议记录整理的《盐铁论》中,作者桓宽就对田千秋的表现提出了质疑。

桓宽是支持罢黜酒榷和盐铁官营的,因此在《盐铁论》中对这些贤良文学大加赞扬。

不过他虽不支持桑弘羊的观点,但却并不否定桑弘羊的表现。

认为桑弘羊年近耄耋舌战群儒,依旧令巨儒宿学不能自解,乃是博物通达之士也。

反倒是田千秋与其余与会官员,会中发言不多,只会在争论激烈时说一些毫无立场的折中之言,虽全身而退却不值得称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群阿意苟合的斗筲之徒,不配食君之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