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是皇太极必须夺取的战略要地,它是蓟东平原的门户,也是通往京城的跳板,只有拿下遵化,皇太极所有的战略构想才能够实现。
所以建奴大军除了济尔哈朗率一部兵马攻打三屯营之外,其余的全部主力,皆由皇太极亲率,浩浩荡荡地杀奔遵化而来。
不过此刻的皇太极,还是信心满满的,毕竟在开拨遵化之前,他已经得到了遵化城里内应的消息,只要建奴大军开始攻城,城内的内应就配合行动,以火为号,打开遵化南门,迎接建奴大军入城。
为了麻痹守军,皇太极特意地将主力云集到了北城门下,甚至东城门和西城门都未派兵云包围。
但就算是佯攻,皇太极也必须要摆出一副竭尽全力的模样,做戏也要做全套,这样才不会被明军所识破。
为啥不派建奴八旗精锐攻城?
而不管是佯攻还是实攻,只要投入进攻,就会有伤亡。
反正有这怎么多的仆从军可用,皇太极可不用过于顾忌他们的生死。
不是不行,那是真不行。
号角吹响,哈喇慎人率先发动了冲锋。
所以哈喇慎人摆出了拼命的架式,嗷嗷叫着向遵化城头冲去。
蒙古人和建奴人一样,擅长的是骑射,若论马背上的功夫,那自然也不差的,这不过这些年蒙古人连番内斗,又连遭大明打击,所以实力衰弱的厉害。
但说过攻城,他们显然就是弱鸡了。
最起码也会清楚城墙哪儿防御强哪儿防御弱,攻城也会有一定的选择性。
他们的祖宗成吉思汗那会儿,横扫欧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破城有如喝凉水。
至于攻城,那更是门外汉,只知道一窝蜂地涌上去攀爬云梯。
本身城池的攻守战之中,守城的一方就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数千守军对抗十万攻城大军的战绩,由此可见攻城作战的难度了。
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守城军士的信心。
别说是摸到城头了,许多人连城墙根都没有摸到,就稀里糊涂地送了性命。
但却没人搭理——因为实在是太臭了。
他下令汉军正白正蓝两旗出击,继续攻城。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来,气势如虹。
所以,汉八旗军在攻城的时候,可没有像哈喇慎人那样没脑子,只知道一昧地冲锋,他们知道如何地使用盾牌,知道使用弓箭进行远程的掩护,知道各个兵种之间如何打配合。
对于这些汉奸伪军,明军自然最为憎恨,好好的汉人不当,偏偏要给建奴人当狗,天生的贱骨头。
狗汉奸,吃屎去吧!
方正化急急地对朱由检道:“陛下,流矢无眼,容易误伤陛下,陛下还是下城暂避为好。”
更何况,建奴人攻城不给力呀,派出这些乌合之众,完全是来打酱油的,一点压力也没有啊。
看来皇太极是指望着遵化的第五纵队给他出力啊。
想到这儿,朱由检不禁是心念一动,既然皇太极把攻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奸细身上,那自己又何不给他来个将计就将,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