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皇太极可以说是孤注一掷,除了由阿敏率镶蓝旗留守辽东之外,其他的女真七旗都被皇太极带了出来,另外加上汉军八旗和归附的蒙古各部,此次皇太极统率的大军足足有十万之数。
这可不是什么号称十万大军,而是实打实的十万人,几乎包含了建州女真的全部精锐主力。
皇太极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打开长城这道要塞,为后金入主中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许胜不许败。
自从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内部就一直陷入纷争之中,皇太极之所以能够上位,除了其自身的实力和手段之外,运气也是很大的成分。
毕竟努尔哈赤自创立八旗制度以来,各个旗主都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努力哈赤也仅仅只是凭借着超强的个人能力才勉强将各旗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而努尔哈赤一死,各大贝勒哪个不像是闻到了腥味的猫,都想着怎么将大汗的宝座坐到自己的屁股底下。
皇太极本来在四大贝勒之中是叨陪末席的,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来当大汗。
但大贝勒代善主动地让贤,而且是明确地支持了皇太极,所以皇太极才有机会登上这个宝座。
不过皇太极就算是继承了汗位,但他的地位并不牢靠,因为在后金内部,权力还是由四大贝勒共掌的,也就是说皇太极一个人说了不算。
皇太极为了独享大权,也只有走排除异己这条路了。
但四大贝勒共治的局面想要改变,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皇太极也只有提高自己的威望,得到更多的人的拥护,这样才有机会。
而想要更高的威望,那只有战功一条途径了。
可辽东有袁崇焕这个又臭又硬的存在,皇太极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什么办法来开疆拓土,获取战功了。
这次皇太极也是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避开久攻不下的关宁防线,绕道蒙古草原,直扑明朝防御空虚的喜峰口而来。
只要打穿喜峰口这个要塞,后金太军就可以直取北京城,只要能拿得下明朝的国都,关宁防线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皇太极这次就是冲着北京城而去的,立下这不世之功,后金这四大贝勒,还是任他拿捏。
皇太极的野心可是不小的滴,他已经不满足只做一个关外的游牧大汗,而想做一个定鼎中原的皇帝,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明朝,早已是腐朽不堪了,天子将相宁有种乎?孤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也。
这次皇太极集结了十万大军,绕道千里,抵达了喜峰口,立刻是兵分三路,同时对喜峰口的三个长城隘口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发起了攻击。
阿巴泰和阿济格率领左翼人马攻打龙井关,岳托和济尔哈朗率领右翼兵马攻打大安口,而皇太极和代善、莽古尔泰则是指挥后金主力直取洪山口。
三路大军如三把利刃,直逼喜峰口的三大要隘而来。
而此时驻防喜峰口的明军,却对此浑然无知,可以说,皇太极对此役是志在必得的。
此时此刻,战斗已然打响,皇太极夜不能寐,焦急地等待着战斗的结果。
“启禀大汗,捷报!台吉阿巴泰、阿济格于丑刻攻克龙井关!”哨骑飞马而至,将消息报上。
周围众将皆向皇太极道贺。
皇太极下马,合掌向苍天一拜,随后又朝着身边的范文程拜了一拜。
范文程大惊,惶恐地道:“大汗,这可使不得啊,折杀臣也。”
皇太极极是诚恳地道:“先生勿要推辞,若非先生大谋,本汗又如何能有今日之战果?本汗得先生,如鱼得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