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面的皇帝,那更是一代不一代,嘉靖沉缅于修仙,不理朝政,经常不上朝,到了万历时,更是创下三十年不朝的历史记录。
明朝的朝会,几乎是名存实亡。
直到崇祯继位,才算真正重启了御门听政的祖制,每日临朝听政,从无懈怠。
不过此时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也仅限于内阁及六部九卿等重要官员,人数百人左右,从规模上讲,已和洪武时那种人山人海的朝会不可同日而语了。
王承恩赶到皇极门之时,一众的文武大臣已经列在皇极门外了。
以前的影视剧之中,皇帝上朝,往金銮宝殿的龙椅上一座,众大臣站在大殿之上奏事,场面恢宏气派。
其实,游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太和门屁大点的地方,上百人挤到里面,皇帝往哪儿坐?
所以,真实的朝会情况是,只有皇帝有资格坐在皇极门内,所有的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都是露天上朝,不论冬夏,风雨无阻。
王承恩立在皇极门门口,操着他那太监独有的公鸭嗓门尖声高喊道:“传陛下口谕,今日免朝,诸臣退朝!”
众大臣不禁是面面相觑,左顾右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其实,上朝尤其是早朝确实是一件苦差事,天不亮就得起床,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三伏还是三九,都得老老实实站在朝班之中。
尤其是那些夜夜笙歌的权贵们,忙活了一个晚上,还得起个大早,真心要命啊!
所以,有些大臣还真是特别怀念万历朝。
不用起早,不用上朝,俸禄照旧,日常摸鱼,那小日子过得才叫个舒坦。
但当今皇上自从继位之后,就没有缺勤过,一年三百六十天,全年无休,让天天上朝打卡的大臣们个个贼累。
而且俸禄一拖就是好几个月,欠薪已经成为了常态。
好在大部分的官员并不是靠俸禄过活的,他们在乎的只是头顶的乌纱帽,所以就算是嘴上喊累,但每天依旧是风雨无阻地上朝打卡,生怕那天旷个工,皇上一怒,把好不容易换来的乌纱帽给弄丢了。
当大臣们都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之后,突然听到太监王承恩宣旨免朝之时,大家首先便是一愣,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于是大家便将目光都集中到了首辅韩爌的身上,希望他能给出答案。
此刻韩爌同样也是一头的雾水。
哎,这事孔子不知道,孟子不知道,老子也不知道啊!
你们瞧老夫作啥?
不过身为首辅,韩爌不能不发声啊,于是他拱手朝王朝恩道:“王公公,不知陛下今日突然免朝,可是龙体欠佳否?抑或是宫中有何变故?”
“陛下龙体倒是安好,至于陛下为何突然免朝,咱家只是伺候陛下的,圣意难测,咱家着实不知,阁老勿怪,告辞。”
皇上吩咐过,千万别将养心殿藏银的事给泄露出去,王承恩自然不敢将昨晚的事给说出来,所以推脱了几句,赶紧地开溜,以免言多有失。
王承恩闪人之后,百官们倒是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