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冲着门外喊了一声:“王大伴——”
王承恩一直就候在门口,听得朱由检召唤,立刻进来:“奴婢在,皇爷有何吩咐?”
“传朕口谕,召方正化觐见。”
“方正化?”王承恩明显地愣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之中,似乎朝中的大臣和宫里的内官并没有一个叫做方正化的。
皇上突然点名要召见方正化,王承恩到哪儿去找这么一个人?
他只好问道:“敢问皇爷,这个方正化是哪里人氏,现官居何职,这样方便奴婢去找寻。”
朱由检之所以要召见方正化,是因为这宫内的太监虽多,但没有几个忠心的人,王承恩是吊友,倒也算得上是一个。
除了他之外,可堪一用的,也只有方正化了。
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方正化总监保定军务,流贼围城,方正化死战不降,城破之时,更是亲手斩杀流贼数十人,最后敌众我寡,壮烈殉国。
方正化不但忠心耿耿,而且武艺非凡,胆识过人,据说金老爷子笔下的东方不败,原型就是方正化。
现在朱由检身边没有几个可靠之人,所以真到了用人之际,朱由检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个方正化了。
不过方正化在崇祯末年才晋升到司礼监太监的位置上,至于现在在哪儿,朱由检当然也是不知道的。
“他是个宦官,至于现居何职,朕也不太清楚。”
王承恩一听,便松了口气。
如果方正化是普通官吏或者平民百姓,那王承恩找起来便有如是大海捞针。
但宦官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这宫里宫外,宦官的数量多达十万,但所有宦官都是有名录的,按照名录一查,自然就可以轻易找得到。
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刻赶往司礼监去查找名录。
司礼监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之首,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及铃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所有的宦官都归司礼监管理,而王承恩又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去办这事自然轻车熟路。
很快王承恩便查到了皇上要找的这个方正化现在直殿监担任掌司,只是一个从八品的中官,位卑职低,自己当然是不认识的。
不用王承恩跑腿,自然有宦官将方正化带到了司礼监。
此刻的方正化完全是一脸错愕,王承恩在宫中那可是大名鼎鼎,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位高权重,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执事宦官,和王承恩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深夜突然传唤,也不知所为何事。
不过方正化可不像一般的小宦官,一听王承恩大宦官的召唤,立马屁颠屁颠地就跑过来,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不知王公公召唤卑职,有何吩咐?”方正化不卑不亢地道。
王承恩看了一眼方正化,二十出头,一脸精悍之色,能被皇上钦点的人,想必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所以王承恩也没有计较他的态度,轻笑了一声,道:“有人要见你,随咱家来吧。”
王承恩故意地卖了一个关子,只说有人召见,没说是谁。
王承恩倒是想看看,等会儿见到了皇帝陛下,看看你还能不能像现在这般硬气?
很快王承恩便领着方正化来到了东暖阁,见到了朱由检。
朱由检打量了一下刚刚进来的方正化,并没有想像之中的那种魁梧彪悍,身材中等稍有些偏瘦,面容清秀但却显得十分干练,尤其是那对眼睛,清澈透亮,目光深邃,沉着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