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上山
虽然汉律有言“山泽陂湖物产所植,所有利润,与众共之。其有占固者,杖六十”但律法这东西,往往只有在约束穷苦大众的时候才最有用。更别说,当今天子近年来荒淫无道,为了搜罗更多的钱财供自己享乐,特意设立专门机构“西邸",将官职明码标价出售:例如,三公的官职售价为1000万钱,九卿为500万钱,地方州郡长官的价格更高,可达2000万钱…卖官鬻爵、天下皆知。
上行下效,连一国天子都如此不顾及颜面了,那么只要有银钱,还有什么事情是搞不定的呢?
自打四年前巫观将崔夫人的阴宅定在了乌山,崔使君就将乌山给买了下来。不过,他倒也仍旧不禁止乌山周围南华乡里的乡邻在山脚下的矮坡里捡柴、狩猎,只是不许他们再深入打扰了别院的清净罢了。故而,马成、王树二人倒是也有好几年没有上山来过了。如今跟着冯大哥上山走了一遭,才惊觉原本荒凉偏僻的乌山,竟早已换了一番模样。朐县地属徐州,在后世的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自古就算作北地。如今正是十月份,这两三年才开垦出来的大片规模齐整的土地里头正种着绿油油的豆麦。
“老李头,你可知道不?鸡舍那边上月孵出的小鸡崽竞然活下来了五成①!"一个正在劳作的乡邻兴奋地说道,“小娘子晓得此事之后给鸡舍里做工的每人多赏了一个月的份例!”
年逾五十的张老汉站在田埂上,聊起鸡舍的八卦时,下意识地羡慕地咂咂嘴。他一边伸手戳了戳身旁另一个李姓老者的手臂,也不管对方有没有回答自己,只看着在田里忙活的十来个大小伙子,又接着感慨道:“你说咱们小娘子,不愧是世家大族养出来的贵女,咋懂得那么多呢?”“从前咱们穷苦人家里养一两只鸡都算是了不得了,从没想过居然这鸡还能叫那么什么批量孵化几百几百的养起来!"张老汉侧头又看了看老李头,“我家那养鸡的老婆子得了赏儿,成日里在我面前耀武扬威的,要我说啊,有什么好祖气的?咱们今年这地儿,不也是按照小娘子说得那叫什么翻耕保、保什么做起来的?”
“翻耕保墒②。“老李头出声补上了字,下一秒就跳下田坎,冲着两根儿躲在豆苗下的杂草一把给揪了出来。
张老汉与老李头都是三年前随乌山别院建成入住的第一批人。虽然崔婴最初建造别院是为了收拢孤儿抚养,但养育这些孤儿也需要不少的人手。崔婴不愿用那些与自己不齐心的崔氏奴仆,故而还连带着从流民中寻势了不少各有所长的成年人。他们俩都是在土地里刨食了大半辈子的老农户。老李头不像张老汉一样是拖家带口跟随崔小娘子的。他一路流亡至朐县地界,早已妻离子散,只剩下孑身一人。最开始听说崔小娘子愿意买下他这个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的废人时,就已经十分诧异了。等入了乌山别院,才更恍如梦中崔小娘子说的什么"经验老道、达者为师"之类的话,老李头听不懂,但她定下的年逾五十的老者不论男女都不许干体力重活的规定,却让老李头感到茫象又无措。他这样从来没读过书的贱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恩戴德、衔环相报”,只会在田间地里教导年轻后生们干农活时,时不时跟着干上两把。“嗨,真是个怪叟!"看着老李头跟以往无数次那样并不搭理自己,张老汉站在原地翻了个白眼,也转身拎起个短锄下地翻起泥块来。“哎呀,张翁,你又在李翁那里得冷脸了!“哈哈哈,张翁可真是锲而不舍啊!"刚刚在旁边围观的全程的小子们眼见着张老汉过来,都嘻嘻哈哈地凑起趣儿来。
“去去去,一群没大没小的臭小子们!“张老汉也学着老李头板着脸,却在下一秒立马破功,笑呵呵地问道,“啥叫′锲而不舍'啊?”“我知道我知道!我才学过呢!"人群中有一道兴奋的声音穿过来,“这话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张翁,咱们可是在夸你呢!”
“是啊是啊!"笑声又响成一片。
“这世上还有比小娘子更加宽仁的主家吗?我活了大半辈子了,就没见过教咱们贱民的娃娃读书识字的!!"张老头还是没听明白这话,却看得懂这群小子面上得意的表情,只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了个鸡蛋,“这都不算完,竟然自己守孝吃不上鸡蛋都还要供着咱们吃!”
说完,又将手中的鸡蛋在这伙儿小子面前晃过一圈:“看看,这是昨天我家石头读书得了头名得的奖励,特意带回来给我吃的。”这群大小伙子顿时齐齐收声,看着张老汉手中的鸡蛋皆是羡慕地眼红,但却并非嫉妒而是羡慕一一谁不知道鸡舍上个月才头一次养活了成半的鸡崽儿,现下都还没长到下蛋的时候呢!如今别院中能吃的上水煮蛋的,也就只有那些能在学堂的测验中拿到好名次的好学子了!
“噫!”一群大小伙子尴尬的神色游离、目光四晃中,有人突然伸手指了指不远处,“你们快看那边,是不是有人上山来了?歙,打头的那个看起来好像是冯大哥!”
“果然是冯二郎。“张老汉也顺着他指的方向往那边看去,只见三个人影逐渐走进,隔着十多米开外的距离,张老汉也抬手远远地招呼了几声,“冯二郎!冯二郎!”
冯丰带着马成、王树,一共三个大小伙子一路上山。冯丰自小学习武艺,马成和王树也是在山林间长大的小子,十来米的距离不过眨眼就到。下一瞬,冯丰已经走到田埂前,笑着朝大家招呼起来:“张翁还有诸位兄弟,好久不见啊!”在一片此起彼落的“冯大哥"声中,张老汉笑呵呵地点头应了声,目光掠过冯丰身后的马、王二人又落到冯丰的身上,将手往前一伸:“我知道你是出远门去办小娘子的大事呢!两月余不见了,来,冯二郎,吃不吃鸡蛋?”“多谢张翁。"冯丰笑着摆了摆手,“我还要去找小娘子禀报些事情呢!”田坎里的那群小子堆里又穿过来一个笑嘻嘻地响亮笑声:“张翁,冯大哥还有正事要办呢!这鸡蛋他不吃,你给我们吃呗!”“那行,你先去忙!"张老汉先是乐呵呵地又朝冯丰点点头,然后立马转身骂骂咧咧地朝那群小子撵了过去,“吃吃吃,你怎么不把自个儿给吃了?”天色渐明,太阳也越升越高,田埂上偶尔有几颗开了小花的杂草被众人手下留情,平添几分野趣。不知何处还时不时传来阵阵咯咯的鸡鸣声,竞比南华乡里都还更有几分桃源景象。
待张老汉带着那群做活的小子逐渐走远,马成和王树才长长呼出了一口气,低声朝冯丰感叹起来:“他们这日子过得可真好啊!”冯丰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并未说话,而是带着二人绕过田埂,穿过一片乌柏林。入眼的赫然是一面九尺有余的高墙。这就是乌山别院了。
大
别院大门处,八九个穿着深色皂衣的十二三岁少年守门,见了冯丰,也一连串地叫着“冯大哥”。冯丰一一应下,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个木制的名牌递给门口小桌上唯一一个面色冷淡的小少年面前:“关队长,我有要紧事要禀报小娘子,麻烦你通传一下。”
这姓关的少年也不管答话,只一板一眼地接过冯丰递过的木牌,上下左右来回核对了一遍,才在桌上的麻草纸上写下了“冯丰"二字。他又抬眼看了看冯丰身后的马成、王树,继续落笔:“带马、王二人入府。”等做完这些,才将木牌还给了冯丰:“我知道了。”马成、王树二人自打上了乌山就不由自主地小心谨慎了许多。他们既不识字,又本没有那个胆量往麻草纸上乱瞟,故而只老老实实地跟着冯丰往里走去。进了门,就看到铺满了青石板的地面几乎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到处安静肃穆。跟着冯丰熟门熟路的脚步,穿过了好几个院落,只随着竹筒来回穿梭引导,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被引入了一排及腰高的石盆之中。冯丰三两步上前净手,然后才又转头招呼着马成、王树二人上前,顺带着将手上未干的水珠朝两人脸上甩过来,发出阵阵笑声。王树眨了眨眼,只觉得他往常认识的那个稳重有礼的冯大哥自从上了乌山就有了特殊的变化。具体的他也说不上来,只觉得看起来更叫人亲近了些。等净完手,冯丰这才又带着二人往这座小院正中的那座明堂走去。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食物香气让马成和王树的肚子不自觉地咕咕叫了起来。自古人来,人们就爱给所有东西分上三六九等,包括卖身为奴不得自由的仆从,也能分为三六九等。上有例如《红楼》中跟副小姐们似的贴身大丫鬟,下有这年岁多如牛毛般连果腹求生的难以满足的低等贱奴。都说“穷文富武”,东汉末这样的世道,“穷文”二字是谈不上的。世家紧紧把持着靠文章书籍堆积出来的上升通道,能读得起书的人家莫不是家境殷实。但“富武"这话却是不假,毕竞不管什么时候,打熬筋骨也好、药浴武师也罢,总归也少不了钱财铺路。
冯丰从前也是富户家中成长起来的良家子。只是天降横祸,遭遇黄巾贼攻破了家住的县城,被黄巾抄家破门搜刮了个干净,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四处流落。后来投效到崔小娘子麾下,崔小娘子见他资质上乘,不像其余那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孤儿一样留在别院中读书识字,便交给他不少钱财到山下别居交友。只是,冯丰也不知自己究竞是何时有了变化。明明他刚到乌山别院时,是十分不习惯与这群从前他看都不愿多看一眼的庶民们混迹一处的。而今,他却开始逐渐觉得,下华里中建阔宅、养奴仆如他从前过得那般富贵日子,却没有这山上“不分尊卑"的各项规章准则叫他更快活了!这被小娘子称之为"食堂”的地方,吃的是由庖厨现做出来的大锅菜。满满当当地做好之后,整齐地摆放在一排大瓮里头。不管是小娘子的贴身婢女青葵妃娘,还是跟来乌山保护小娘子的崔氏护卫、别院中的管事、做活工匠、收养的孤儿们,吃着一样的饭菜。自个儿拿着个小娘子亲自画出来的分格木制托盘,想要吃些什么自个儿到装菜的大瓮里头添,只要不浪费,可以一直到吃饱为止。冯丰想来知道小娘子有不少的奇思妙想,从前却也对这样的做法闻所未闻。刚来时,他也格外地不习惯,故而这会儿带着马成、王树二人往里走的时候,就格外关注了几分。
最前有站着一行穿着皂衣的少年,个个身姿端正,显得格外齐整有型,一个个检查着路过的人。
“净手了没有?”
“净手了。”
等轮到冯丰时,他也按例伸出手往众人前一送,跟在他身后的马成、王树两人也有样学样。
面前的这群少年中也有不少与冯丰关系相熟的,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只是目光落到马成、王树二人身上时,却是带了些疑惑。冯丰连忙解释道:“这是一会儿要去拜见小娘子的!”那少年虽然仍是有些不解,但听闻事关小娘子,立马咽下了口中的疑问,乌山别院的日子对他们这些孤儿而言是从前从来没过过的神仙日子,于此相对的,他们也要守不少的规矩,“不得口舌多言、妄图上意"算是最基本的一条。“冯大哥快进去吧,今日可是有陈庖最拿手的韭菜炒蛋呢!“那少年朝冯丰露出个大大的笑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