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我在三国当女帝> 晋江正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晋江正版(2 / 2)

正如青葵所言,她崔婴此前的确从没经历、见识过这些妻妾争斗的后宅手段。

但在崔婴看来,权力争斗的本质总是相似。崔夫人从前不在朐县,虽说崔使君后院事务都有燕翁一力总管,但总会有些独属于女眷的权力会落到崔使君的那些后院姬妾手里。后来崔夫人又躺着到了朐县,但是却留下了能够名正言顺继承她后院权力的崔婴,哪怕崔婴只是个五岁的小女孩一-可原先手里捏着权力的那些姬妾们还是会担心崔婴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崔婴从来不会看轻这些被困于后宅争斗中的女人们,虽然她们时常只为了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就会相互使些小打小闹的手段,但是正如崔婴前面说的,这也界上所有权力争斗的本质都是相似的!

她们是被这世道困死在小小的后宅之中,才一个个不得不将自己长成柔弱的菟丝花,若真能给他们机会走出后宅看看外面的天高地厚,谁又能说她们一定不能翻云覆雨、掀起惊涛骇浪呢?

但不看轻归不看轻、同情归同情,这可不代表当她们真的将那些不入流的小手段用到崔婴身上的时候,崔婴会大度地不和她们计较,她只会将这些毛茸茸、给人造不成任何伤害的小爪子利索的剁下来!崔婴的眼珠子骨碌碌地一转儿,就看见穿过前方弯曲的小路马上就能走到崔使君的书房,崔使君书房外的小院里头种了许多茉莉花,八月正是茉莉花开的时候,只是近来几场骤雨下来,茉莉花树的枝叶都零落了不少。崔婴走进书房,就见崔使君手里头正拿着一卷竹简半靠在几案后头,不过一夜没见,身上竞然也多了几分瘦骨嶙峋。崔婴脚下的步子一顿。

其实昨夜燕翁之所以开口提点青葵,一是希望青葵能在崔婴面前更受看重、得脸一些,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崔使君-一在燕翁看来,自家小娘子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等崔婴知道了这事儿,定会找崔使君闹腾起来,到时候只要被转移了注意力,就一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死气沉沉的了!只是,燕翁没想到青葵愣是这件事憋在了心里有,半天不带张口的!好在,崔婴这个人,十分地靠谱。

于是,脑回路莫名和燕翁同频了的崔婴深吸了一口气,加重了自己的脚步声,哒哒几下跑到崔使君的几案对面跪坐下,小嘴叭叭个不停地就像崔使君指控起他后院的那些姬妾们收买人欺负自己的一二三事来。末了,还似模似样的总结了句:“这事说到底是怪阿父养了许多小夫人在后宅,她们睡着阿娘的夫君、用着阿娘的家财,还想要打阿娘的孩子!”刚回过神就被往头上扣了一口大锅的崔使君听了崔婴直白到有些不雅的话,顿时一张俊脸涨的通红,愣是叫崔婴看不出来是气愤还是羞恼:“阿婴!第20章(下)

崔婴眨眨眼,嗓音又软又糯:“虽说府里的事儿都归燕翁管,但前院府衙也半刻都离不得燕翁,自然还是正事更为要紧,有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本就该女人家负责,从前阿娘不在,阿父寻了处事稳妥的小夫人管束也是应该的。”崔使君只觉得脸上臊得慌,一只手捂住脸,另一只连连摆动:“是阿父不对忽略了这些,才叫阿婴受了委屈,之后后院的事情就都交到青葵手上吧!”崔婴见崔使君如此上道,竟然将后院的管理权都全数交接了出来,满意地收声一-既然如此,调换屋里头伺候婢女的事儿也就不用再来出来叨扰崔使君了崔婴自我肯定地点了点头,觉得自己真是个乖巧体贴、善解人意的小棉袄!然后嘿嘿笑了两声,站起身绕过面前的几案坐到了崔使君的身旁,拿出刚刚一直捏在手里的帛布,十分狗腿地递到了崔使君面前:“我又有好东西献给阿父,阿父快看看这是什么?”

崔使君接过崔婴递过来了的帛书,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前些日子自己书房里“无故消失"的帛布,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也不急着打开,只是问道:“就像是先前的豆腐?”

崔婴连连点头。

崔使君却是伸出手拍了拍崔婴的发顶,全是心知肚明:“阿婴你向来是喜欢先做再说的性子,这会儿却没拿着成品到我面前来显摆,想来是遇到麻烦需要阿父帮忙解决了?”

崔婴顿时心虚地嘿嘿笑了两声,伸出小拇指在崔使君面前比划出了一点点距离:“我想要阿父帮我收拢一点点人手。”崔使君略一思量:“先前是我没想到这些,阿婴是个聪明的小娘子,身边的确是应该多谢能做正经事儿的忠仆?而且阿婴往后还会时常出府去城外小住,回头阿父叫燕翁从演武场里给你挑几个有本事的护卫好不好?”崔婴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自然没有不应允的,拉扯住崔使君的衣袖说了不少好听话,然后又眨了眨眼,问道:“那阿父可不可以帮我收拢些工匠?崔使君惊讶地看了崔婴一眼,却也没有矢口否决,只是叹道:“会手艺的匠人都是在大户家里养着的,你叫阿父到哪里去给你寻来呢?”“自黄巾肆虐以来,中原多有灾患,许多良民都离乡逃荒,朐县偏远少有兵祸,应该有不少逃难过来的流民吧?"崔婴看了一眼崔使君,“送阿娘下葬那天,我在城外头看见好多好多人。”

“卖身为奴的人那么多,阿父替我找找,总是能找到的。”“你还真是……“崔使君叹了口气,摸了摸崔婴头顶上的小发揪,既没答应也不反驳,只沉默在原地。

崔婴有些急了,摇了摇崔使君的手臂:“阿父不若先看看这卷帛书?”见崔婴这么上心,崔使君也有了些兴趣,打起精神翻开帛书,却只一眼就怔愣在原地:“这

他猛地将目光看向崔婴,眼中精光乍放,有讶异、有赞叹、有惊喜:“阿婴,这织机?”

崔婴点点头;“我想找人将它做出来,然后再将它教给朐县的百姓。”崔使君闻言,看向崔婴的目光一瞬间就变了,她上下仔细打量了崔婴许久,目光中神色复杂犹疑,直看得崔婴都有些不自然的放开了扯着他衣袖的双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开始无措的乱眨,才哑着声音问了一句:“我以为,阿婴还是将它做出来要跟糜家做生意的。”

崔婴隐隐约约觉得今日的崔使君情绪十分的不对劲,总是波动无常,脑子里却抓不住一点儿线索,所幸不再多想,只答道:“豆腐和织机又不同。”“大豆想要变成豆腐工序繁杂不说,还得两三斤豆子才能做出来一斤,便是将这法子交出去,又有谁家百姓会舍得去做呢?”“织机却不一样。"崔婴看了崔使君一眼,“有了这新式织机,人人都可以多织些布出来,岁末能多谢银钱纳税且不论,若是今年冬天大家都能多穿些衣服不再冻死那么多人,也算是阿父的功绩。”

崔婴话说完,室内的气氛沉默了许久,崔使君才叹了口气揉了揉崔婴的发顶:“阿婴,你很好。”

崔婴小心翼翼地觑了眼崔使君的神色,然后才又小声补充了一句:“阿父,其实我为这个新式织机取了个名字,就叫做′崔夫人纺车′。阿父觉得这个名字好不好?”

崔使君一怔,下意识地问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世人多健忘,阿娘前脚不过刚走,后脚连崔家的家仆就都敢不将我这个小主人放在眼里了。”

“将来阿父肯定是还要迎娶新夫人的,等新夫人入门,阿娘就连′崔夫人'这个名号都要拱手让人了。"崔婴抬眸对上崔使君的视线,认真地说,“我希望等新式织机推广出去之后,所有人都能记得阿娘,只要有人还记得她的存在,她就永远不会真正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最好有一天′崔夫人纺车′能够推广到整个大汉,那才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许是崔婴那一日的发言太过振聋发聩,才不过第二日,燕翁就领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肤色黝黑、满面尘霜的老头子到了崔婴面前。还不等崔婴夸赞几句崔使君与燕翁的高效率,燕翁就笑着说道:“使君大人吩咐过小娘子这边的事儿格外要紧,但是去城外买人,还要挑挑拣拣品行、手艺都上好的工匠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成的,所以我禀报过使君大人之后,直接从使君大人名下豢养的匠人里头挑了位木工活儿最好的过来,小娘子不如先掌掌眼,看能不能成?”

崔婴自无不可,目光落到了自踏入小院就举止有些畏缩的老匠人身上,大概是感受到了崔婴的目光,他更是不自觉地发起抖来。青葵见状有些不满意,就想劝崔婴不如再等等,崔婴却摇了摇头:“看匠人好不好自然是要看他的手艺,青葵,你把帛书交给他看看!”老匠伸手接过帛书的时候手都还带着些不明显地颤抖,可等打开帛书看见了上面的织机样式,顿时整个人精神一振、眉眼都飞扬了起来!在听说图纸是崔婴根据织机自己改良绘画的之后,连先前的唯唯诺诺都没有了,大着胆子上前跟崔婴交流起设计思路来,崔婴按照自己的理解跟他聊了厂句,有些自己从未思考过的细枝末节处居然被老匠给反倒教育了几句。崔婴却半点不带生气,格外满意的朝燕翁道了谢,指着回过神来想起自己刚刚做了些什么之后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老匠,拜托燕翁替他单独开辟一个木活儿工坊。

等燕翁走后,崔婴才拿起燕翁递过来的几块木牌看了起来。为了防止老匠像先前那些婢女们一样自恃是崔使君的家奴就不将崔婴这个小主人放在眼里,这次崔使君索性将这位名叫"栎”的老匠的身契都交到了崔婴手上,还不止是栎,连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一起打包,讲究的就是一个“一家子就要整整齐齐″。

因为崔婴的设计图画的极为细致,工坊里头也备上了全套工具,木料也不缺,因此栎动手做这些零件的时候,就方便很多,完全不需要再多费什么功夫,没过几日,中框和机架就已经初具雏形;又过几日,各个零部件也都已经打造如了,就剩下了安装、组合的最后一步。

这个时代是没有钉子的,所以栎只能用榫卯结构来稳定机架,崔婴本来早早就跟青葵说好了要记得提醒她到时候到工坊就近观摩,毕竞卯榫这样的技术与文化的传承在现代时都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做了,能够亲自围观一场对崔婴来说也是格外值得纪念的幸事了。

但好巧不巧,刚带着青葵准备出门,就有个崔婴十分眼熟的前院书房的仆人前来传话,说糜家郎君今日上门拜访,崔使君请崔婴往前院一见,崔婴闻言,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