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苏妲己的美貌并非单出。
论家世,她是诸侯的掌上明珠,受父兄宠爱。
论才情,她精通古琴,造诣极高。
论品行,她心地善良,并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如果说凡人貌美,会招来觊觎。
这不是和树木长的笔直,会招致匠人砍伐一样的道理吗?”
这一刻,李长青心里若有所思。
一段古言,缓缓浮上了他的心头。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上的树木,自己招来砍伐;油膏可以拿来照明,所以招致了煎熬。桂树可食,因此人们砍伐它。漆树能用,所以人们用刀割它。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啊。
这是出自《庄子—人世间》的一小段话。
论述的是,庄子关于有用和无用,有才和无才之间的思考。
《庄子》,又名《南华经》。
它本质上其实并不是一篇晦涩难懂的经文。
而是记载了庄子所经历和见过的一个个小故事,及庄子自身由这些小故事所引发的思考。
“对于凡人来讲,身处乱世,寂寂无名或许反而能够得以存身。
对于树木或者生灵来讲,不必执著于自己是不是栋梁之木,自己是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有没有用途,有没有才能,相貌是美丽还是丑陋,这都是外界赋予你的定义,是外界对你的束缚。
无论你是优秀还是平庸,美丽还是丑陋。
你的存在本身,对你来讲就是一个大有意义的事情......
抛弃外界对你的一切定义,达到内心的自在逍遥,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斋吗......”
过往无意中所看过的诗文或者经典言论,在无意中引发了李长青的共鸣和思考。
这一刻,他似乎真实的触摸到了华夏历史上,那个强调个体内在自由的道家异类——南华真人的思想脉络。
重重感悟涌上李长青的心头。
随手布下一层防护和隐藏法阵。
李长青随即陷入了感悟之中......
他自身的道境也在飞速的上扬。
一股玄妙的道韵,不由自主的在其身上缓缓浮现。
九重天外。
娲皇宫。
原本因为李长青献上曲辕犁,导致大商国运不合常理的增长。从而格外留意这个人族后辈的女娲圣人。
闲极无聊,偶然关注之下,刚好目睹了这一幕场景。
女娲圣人稍显意外的抬了下眼皮。
“看一个凡俗女子的自哀自叹,这就让你......悟道了?”
女娲娘娘心里稍感惊奇。
这个后辈小子的悟性,似乎有些出乎了她的预料。
可是随着李长青身上的道韵越来越明显,正准备关掉水镜的女娲娘娘,这才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
动用神通,仔细感应片刻后。
女娲圣人猛然睁大了眼睛。
“不,不对......
这股道韵......
怎么会这么像太清师兄的阴阳大道......
你不是通天的弟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