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1 / 1)

第69章第69章

此为防盗章打从进屋,一直到吃饭的时候,韩老爷子和韩学礼都在暗自观察着梁万的一举一动。

嗯,能看得出来,小伙子平常可能不太去别人家串门儿,或者是心里有点紧张,不过,挺有礼貌。

在饭桌上,既没有过分拘束、连菜都不敢夹,也没有太过夸张、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菜都搂到自己碗里。

可别以为这不重要!

要知道,一家人每天聚得最齐,应该就是吃饭的时候了,要是连吃饭这点儿时间都对付不了,那以后还怎么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啊?而且,细节决定成败,虽说也有可能,小伙子的表现,是故意装出来的样子,可他们俩人,一个是曾经的电工组长,一个是现在的副厂长。如果小伙子年纪轻轻,就能把他们俩给骗过去,那韩老爷子觉得,就算将来有一天,对方暴露出了真面目,他也愿意认栽!“小梁,吃个橘子吧!”

把桌上的碗和盘子撤到厨房里,向英顺手拿了个橘子,递给梁万的同时,坐在了沙发上。

这似乎是某种信号,“得到暗示"的韩学礼清了清嗓子,说:“小梁啊,你家里的情况,我听菁菁提过几句,但,你以后是要跟菁菁一样、在我们身边生活的,情况和一般的结婚嫁娶还不太一样,那你看,我们是不是得抽空去你家里坐坐、和你妈聊一聊啊?”梁万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叔叔,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我妈确实养大了我,但当年我爸走了,厂里是给了抚恤金的,包括我们家现在住的房子,也是厂里看在我爸牺牲了的份儿上、才给分了套大的。从小到大,我是没挨过打,但在那个家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我没觉得自己欠了他们的,以后,我也不打算跟他们有太多来往。您放心,我的年纪已经够了,结婚的事,我自己就能拿主意!”就宋家的事情,梁万虽然没和韩菁正儿八经地聊过这个话题,但是,这个人的三观跟你是否一致,在很多时候,你其实是能够感觉到的。他不可能为了给韩家的长辈们留个好印象,就委屈自己、给宋承志和杨翠华当一辈子的"血包"。

原主尚且不欠他们的,更别提他这个半道来的了!正如梁万所料,他这样“冷酷无情"的话,要是让一些人听见了,指不定要怎么议论呢。

可落在韩家人身上,一个个的,却是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韩老爷子和老太太那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别说不想搭理亲妈后爸,就算是更"不孝"的事儿,他们也没少见过。韩学礼是副厂长,他能坐到这个位子上,有贵人相助、有能力加持。可他要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信不信,要不了半个月,一直盯着这个位儿的人就能齐心协力、把他拉下来?

至于向英,她在妇联工作,那些鸡零狗碎、乱七八糟的事情,见得还少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这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慷他人之慨的家伙,有本事,爹妈拿刀对着你的时候,你别躲一下啊!“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小梁,我就有话直说了啊!我们一家都是和善人,虽然是招女婿,但那些不把女婿当人看的事儿,我们是绝对不会干的。

说起来,你和菁菁领证结婚,其实一般的嫁娶,差别不大,虽说免去了一些繁琐的事情,但该有的东西,还是不能缺的。我们家的条件就摆在这儿,是比一些人家强些,但强得有限。二百块钱、一只手表、两身新衣服、两双鞋,这些,就是我们家能拿出来的东西了。”

韩家就韩菁一个闺女,也不存在将来分家的可能性,像是什么36条腿之类的家具,韩学礼和向英合计过后,就直接折算成钱了。这几年流行的彩礼三大件儿其实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但这三样,韩家是早就配齐了的,拿旧的充场面,到底不太像样儿。所以,韩学礼干脆跟人淘换了张手表票。

他这人,在厂里工作的时候,恨不得一句话能绕七八个弯子,可也正因为在厂里费脑子的时候太多了,在自个儿家里,他做事情,就更愿意简单直接明了一止匕

像是这会儿,不等梁万开口,韩学礼就预想到了他可能会有的反应,直接说:

“你呢,别嫌少,也别觉得多,结婚是一辈子就一回的大事儿,我们家菁菁是姑娘没错,但家里早就定下了招女婿的事,这些东西,也是我们早就准备好的。

就跟姑娘出嫁的时候、婆家会给彩礼一样,既然你不想跟纺织厂那边有太多联系,那这些东西就由你自己收着,对你来说,也是个保障!菁菁,明天和小梁领了证,你们去趟百货大楼,把手表、衣服鞋子、喜糖这些都给买回来。

现在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咱们家没那么多票,找人淘换的话,之后还票、一家子就得过好一阵儿紧衣缩食的日子了。摆酒的事儿就算了吧,你多买点喜糖,回头跟小梁一块儿,去街坊邻居家认个门儿、也让大家伙儿沾沾喜气。

小梁,不摆酒,这事儿你没意见吧?”

韩学礼说话的功夫,韩菁就已经把二百块钱和那张手表票塞到他手里了。突然“天降横财",梁万正懵着呢,感觉脑子都快转不动了,结果,就听见了老丈人的最后一句。

梁万连忙摇头,生怕慢一步、就会被老丈人误会似的:“不会不会,当然不会了!

您是为了咱们一家人更长远的好日子做打算,我哪儿能误解您的良苦用心呢?

再说,先前伟人不是还号召着,反对铺张浪费吗?虽然是办喜事儿,严格上来说不算铺张浪费,但您、阿姨、还有菁菁都是有工作的人,摆酒请的人多了,传到厂里,要是让人误会了,影响可不好!”梁万叭叭地说了一堆,韩学礼抓重点,尽管觉得这小子怪会顺着杆儿往上爬的,但对于他的敏锐,总体上还是满意的。可不是吗?他闺女的人生大事,要不是怕影响不好,回头再耽搁了闺女升职,他怎么可能这样糊弄了事呢?那不得把亲戚朋友都请来、摆上个十桌、热热闹闹地庆祝一回啊?

在韩家几乎待了一整天,等梁万回到纺织厂的时候,家里都已经吃过饭了。宋家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吃过晚饭,总不能就在这儿大眼瞪小眼儿吧?

一个个的,都早早回屋了,留给梁万的,只有半碗忘记放在热水里温着、已经凉透了的苞米面糊糊,边儿上还放了一小碟调了味的萝卜丝儿。记忆里,宋涛和朋友出去玩,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回家得到的待遇,可不是这样的。

当然,眼瞅着就能离开这里了,梁万没打算大闹一场、来个“沉默中的爆发”,更没打算跟粮食过不去。

他这个年纪,正是吃多少都填不饱肚子的,就算苞米面糊糊和韩家的伙食不能比,更没法儿和他上辈子的一日三餐相提并论。可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他要做的,是融入,彻底在这个年代扎根下来!萝卜丝儿倒进碗里,用筷子搅两下,一口气灌进肚子里,梁万又轻手轻脚地出门,把碗洗干净、放回橱柜里。

屋里,杨翠华和宋承志都听见了外头案窕窣窣的动静,也猜到应该是梁万回来了。

尽管对这小子出去一整天、都跑去哪儿了、跟谁、干什么了有些好奇,但两个人都没打算起身去盘问。

家里是烧着蜂窝煤取暖呢,但温度肯定跟秋天没法儿比,大晚上的,天也怪冷,热乎乎的被窝不香吗?非得费这个神?反正,他们不了解外人,难道还能不了解梁万吗?这小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胆子也就比老鼠大那么一点儿,就算借他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在外面胡闹、给家里惹麻烦。哪怕前些天梁万生病、贪嘴了点儿、还敢动家里的柜子了,两口子也认为,这只是一时的罢了!

然而,很快,杨翠华和宋承志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老实人不能惹"!和往常一样,大清早的,宋家人陆续出门,上班的、上学的,各有各的事要忙。

去学校的路上,宋涛和梁万依旧是一前一后。直到看见宋涛又和他那几个“朋友"遇上、半路拐了弯儿,梁万接着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发现那些人没有折回来,他这才转身,回到了家属院儿。上楼的时候,看见了准备去供销社的邻居家大妈,梁万笑着和对方打了声招呼,面色如常,看不出一点儿紧张。

杨翠华把哪样东西放在什么位置上,家里人都是门儿清的。进门后,梁万直奔目的地。

余秀芳笑眯眯地说,她是当奶奶的人不假,可要想让她像别人一样、一大把年纪还要给儿孙当老妈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打从年轻的时候起,她就是这么个性子,都这么多年了,想改也改不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