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1 / 1)

第38章第38章

在厂里的统一安排下,支援三原纺织厂的一行人终于出发、坐上了前往贵市的火车,宋家人自然也在其中。

报社那个临时工的活儿,宋涛原本是想让妹妹宋琳给顶了的,但是,一来,他们一大家子去了贵市,只留下宋琳一个小姑娘待在安城,家里人总归放心不下。二来,那天宋琳劝说杨翠华的那番话里,已然是盯上了三原纺织厂会给安排的那份工作,这让与她目标相同的宋涛,有了心结。也是,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所以,想通了这一茬儿,宋涛出去一趟,跟那家人商量过后,把那份儿临时工,换成了一百块钱。虽说根据市价、一百块钱肯定是少了的,但人家安排个临时工,只需要找找关系、可用不着掏真金白银。

宋涛着急,被人拿着短处,那当然就只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咯!总之,还没去贵市呢,还没看见实实在在的房子和工作呢,一家人之间就已经生出了隔阂,也不知道自诩精明的宋承志发现后,会作何感想。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行人出发的前两天,梁万也接到了出差通知,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一一贵市!

当然,梁万是回家后、听老丈人说起、才知道他和宋家人会乘坐同一辆车去贵市的。

可是,无论有多么不想让宋家人沾边儿,梁万都不能临时改变主意、跟领导说他没法儿跑这一趟了。

给陆站长留下个不好的印象,这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是,宋家人还不配让梁万这般退避三舍!

于是,跑这一趟的时候,梁万和之前出差的时候一模一样,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

至于说,提前打听清楚、支援三线建设的队伍在哪个车厢,没必要!真没这个必要!

安城只有一个火车站,这年头儿,火车线路少,火车数量也少,有时候,得等好几天才能等到从安城到贵市的火车。上车的时候有多么拥挤,自然不言而喻,其人数之多、声音之嘈杂热闹,简直堪比后世的春运!

宋家人好不容易挤上车,一个个的,头发乱了,衣服皱了,脚上更是不知道被踩了多少脚,哪儿还有空去观察每个列车员长什么样子啊?何况,列车员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帽子一戴,乍一看,这不都长得一个样儿吗?

还是在火车到站后,宋家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出站的时候,宋琳眼睛尖,远远地,看见了一个很像梁万的人。

“琳琳?走啊!发什么愣呢?”

同样是去支援三原纺织厂的,别人搬家,都提前把大部分行李邮寄过来了,可他们家呢,为了省钱,硬是给每个人身上都挂了不少行李。从小到大,宋涛什么时候这么狼狈过?心里对抠门儿后妈的怨气自然不小。这会儿再一看,宋琳站着不动、居然还有心思发呆,语气自是十分不耐烦。“爸妈,大哥,刚刚我好像看见梁万了!”“什么?"宋承志和杨翠华先是一惊,而后就不放在心上了:“大白天的,说什么胡话?梁万肯定还在安城呢!你应该是看花眼了!行了,赶紧走吧,早点儿到厂里,说不定还能选个更合心意的房子呢!”被这么一催促,宋琳也就咽下了想说的话。尽管她觉得,刚刚那个穿着列车员制服的人、真的很像梁万,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梁万悄悄打听他们家的近况,又想办法、一路跟着他们来到了贵市,可,铁路局是个好单位,一份儿列车员的工作,价值大几百块钱,梁万是个上门女婿,从哪儿能弄到这么多钱啊?

是她看花眼了!一定是!

“韩副主任,你家那口子又出差去了啊?这回是去哪儿呢?”办公室里,张全有问道,孟副主任调动、韩菁升职,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但他有自知之明,脑子不如人灵光,论吃苦耐劳,也比不上人家。当然,他、小徐、韩菁年龄相仿,比起孟副主任,他们俩对韩菁的“敬畏感"自然没有那么足。

“他今早刚走,这回是去贵市,你有东西想让他帮忙捎带?”“不,是我下个周末,要结婚了!说起来,还得感谢你们两口子呢,要不是你们介绍的媒人,我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娶上媳妇儿啊!我哥说,摆酒太张扬了,到时候,请亲戚朋友在国营饭店吃一顿就行,你们两口子可一定得来啊!”说到这事儿,小张脸上的笑意就止不住,尽管头一回,连二姨误会了他的意思,相亲草草收场,可第二回见的姑娘,那是真的,一眼就进到他心里去了!他,张全有,经历过数次挫折失败,终于要娶媳妇儿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啧,真是想想就美得慌呢!

“成,结婚是大事儿,我们夫妻俩也不能白蹭你一顿饭,还有什么缺的,你尽管开口啊!”

韩菁心里啧啧称奇,初出茅庐的媒人撞上“百战百败"的男同志,居然这么快就给说成了,连二姨,您可真叫人刮目相看呐!当然,最让韩菁好奇的,还是小张喜欢的姑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过,也不着急,下周末就能见到人了!

“韩菁,走,开会了!”

小徐正就着张全有结婚的事儿问来问去的,韩菁则负责看热闹,忽然,李主任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

他是来喊韩菁去开会的,蔬菜公司职工不多,组织架构简单,韩菁作为副主任,倒也算是进入到了“领导层"当中。韩菁头一回参加这样的会,虽说李主任两手空空,可她还是把本子、钢笔都给带上了,以备不时之需嘛!

上楼左手边第一间,就是公用的会议室了,韩菁跟在李主任身后进来,粗略扫了一眼,会议室里有五六个人,都是年过四十的男同志。韩菁坐下后,在整间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出,不仅因为她的年龄,也因为她的性别。

事实上,安城乃至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国营厂当中,能走上管理岗位的女同志,是少之又少的。

韩菁心知肚明,她能升职,是因为她的能力,是因为孟副主任的极力推荐,也是因为,旁人不太想招惹李主任。

可尽管,她已经和他们坐在了同一间会议室里,大家都是同事,面儿上也都和和气气地打了招呼,但是,心底里等着瞧她热闹的,绝不只有个别人。在会议室的男同志们说着说着、开始旁若无人地掏出烟来抽的时候,韩菁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一点一-成为副主任,只是第一步,她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因着家人的夸赞、同事的艳羡,那颗微微上浮的心,现下,踏实地落回到了原处!

“咳,咱们今天开会,有这么几个事情要讲,一,是自此韩菁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一职,她是我们的同事,也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发扬团结友好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不要藏着掖着,要把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时分享出来,这样,咱们蔬菜公司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说话的是常怀远,他是蔬菜公司的一把手,别看蔬菜公司职工不多,但按级别,常怀远是正处级,每月的工资足足有155元,养活三个五口之家都绰绰有余呢。

“第二件事,是由于西部地区居民吃菜难、国家有意通过调配、解决西部地区的蔬菜供应问题。”

“规模最大的那几个蔬菜产区,肯定是要出一份儿力的,可市里琢磨着,咱们单位对外合作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也不算小,这样的好事儿,咱们能不能想办法从中分一杯羹?就给了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争取。”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谁心里都会算这笔账,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任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关系到他们每个人的福利待遇等等。

如果争取到了这项任务,在郊区蔬菜生产基地工作的农民肯定是最先受惠的。

此外,他们蔬菜公司作为对接单位,不但能小小地挣一笔,还能给市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儿啊!当即,就有人表忠心了:

“市里有要求,咱们自然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了,不过,竭尽全力争取,这说得也太笼统了些,经理,你有啥想法?你说,我们都听你的!”虽然得到信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但是,当压力给到你的时候,也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儿了。

反正,因为没有思路才把大家叫来开会的常怀远,听着这番话,并不觉得十分高兴呢。

“我觉得,既然是往西部地区调配蔬菜,那么,咱们能否先保证本地居民的蔬菜供应,这肯定是前提条件,之后,就要看我们能不能保证调配往西部地区的蔬菜供应、是长时间而非短期、是稳定而非断断续续的。”有人唯领导马首是瞻,也有人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这话像是道开关似的、一下子打开了大家伙儿的思路。“郊区的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只能供应上安城居民的,想有余力、支援西部,那就只能再扩大规模了!”

“扩大规模?说得轻松,钱从哪儿来?这么重要的工程,肯定不是把蔬菜基地扩大个几十平米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摊子弄得太大,先不说咱们单位账上有没有这么多钱,万一上头考虑过后、还是不打算让咱们单位加入进去呢?后头的事情该怎么收尾,你想过吗?”

“你这人!真是十几年的老毛病了!八字还没一撇,大家正在这儿集思广益、想办法呢,你就先给人泼上冷水了!畏难而退,这是一个革命工作者该有的工作态度吗?”

“少给我在这儿扯大旗!你以为我是让吓大的啊!什么畏难?我这叫考虑全面,要不然,跟你似的、顾头不顾腕、最后谁来擦屁股?你觉得是市里,还是咱们自己?”

“咳咳!"这俩人说着说着就要吵起来,一个比一个嗓门儿大,话也说得有些糙,常怀远及时出声,打断了这场带着火气的讨论。“都是同事,也都是一心想让咱们单位更好,你们俩整天跟斗鸡似的,谁也不服谁,这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两人脸色讪讪,其中一人趁着常怀远没发现的时候,赶紧把已经撸起来的袖子放下。

常怀远其实瞥见了,但是,懒得再揪着这件事不放,反正,这俩人就跟上辈子有仇似的,打从进单位起,就一直吵吵闹闹的,看也看习惯了。“咱们都是老同志,有时候,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难免偏于保守,不像新同志,偶尔会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韩菁同志,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常怀远有心想再掂一掂韩菁的成色,就把话茬儿抛给了她。虽说决定让韩菁升副主任的时候,他就已经充分了解过这个女同志的经历了,但,经历是摆在纸面上的,他更看重的,却是性格、思维方式这些内在的东西。

被突然点名,算是在预料之中吧,毕竞,韩菁和在场的人几乎都很少打交道,而要增进了解,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无非就是讨论。“我想问一件事,咱们单位账上,目前有多少可以动用的资金?我指的是,在预留出足够单位正常运转三个月以上的资金后,还能剩下多少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