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6章
“砰!"大力的关门声响起,宋家人都吓了一跳。他们是租的房子,屋主的小儿媳妇听见声音,跑出来看了眼,顿时黑了脸,进屋后不免要多嘟囔两句。
就为着那几块钱的租金,弄得自家人住得紧巴巴的,偏偏这一家子也不是什么好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拌几句嘴,那是少不了的。小儿媳妇刚嫁过来,男人挣的钱也够他们小两口的花销,那几块钱的租金,再怎么说,也不会补贴到他们身上。
所以,比起图那几块钱,她倒是宁愿让这一家子早早搬走,至少,这样一来,她跟男人晚上办事儿的时候,不用跟做贼似的、偷偷摸摸了。宋家人并不在乎屋主一家在背后怎么说,反正,他们家肯定不会租一辈子的房,也不是免费借住,凭什么要低人一等呢?再说,这阵子,杨翠华不是总出去打听梁万的消息吗?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梁万,让他把他们家的房子要回来呢,到时候,谁还愿意受这个窝囊气?当然,这是另一回事儿了,现下,宋家人更关心的,还是杨翠华黑着脸回来的原因。
“妈,怎么样了?还是没打听到梁万的消息吗?不应该啊,他又不是黄花大闺女,不可能这么长时间、都窝在家里、街坊邻居没一个认识他的吧?”宋涛着急忙慌地迎上来,从过完年到现在,他再也没去过学校,也就上回,跟那伙人准备去买汽水、看电影的时候,正巧让他给碰见梁万了。别看宋涛嘴上喊“妈”喊得亲热,实际上,他是真觉得,杨翠华这人办事能力不行,难怪在纺织厂这么多年,工资级别总是提不上去、只能混工龄呢。哼,要不是他这些天忙着和那几个的家里人谈条件,几回拉扯下来,一份儿临时工是没得跑了,他才不放心让杨翠华去打听消息。瞧着杨翠华的脸色不好看,宋承志忙拉住大儿子,不让他继续追问了。“行了,你妈上了一天班,还得去打听消息,你以为她是铁做的、不会累啊?要说着急,你妈肯定比谁都着急,早点儿找到梁万,把咱们家的房子要回来,咱们家的日子也就不至于过得这么紧巴巴了。”宋承志一边装好人,一边又不动声色地给杨翠华施加压力。老四宋盼、老五宋枫到底年纪小,没听出来这背后的意思。宋琳适时地给杨翠华端来一碗水,还放了点儿红糖,杨翠华一饮而尽,心里别提有多熨帖了!
梁万那个白眼狼,还怪她宁愿偏着老大老三,也不愿意偏着亲生的他。他怎么不来看看呢?老大老三对她多体贴啊,那是把她当成亲妈看的!反倒是他,一个举动,险些把她逼得在宋家没了容身之处!“唉!“杨翠华长叹一口气:“是主任特意留我说话,我才回来晚了,今天还没来得及去打听梁万的消息呢!”
按着她的进度,每天一个站点地打听,今天本来该去宽口巷那一站打听了,可主任找她,杨翠华总不能推脱有事儿、不去吧?宽口巷,就是距离韩家最近的公交站点了。“留你说话?他找你有什么事儿?“宋承志心里不满,这没用的媳妇儿,简直分不清轻重缓急。
现在,对他们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房子啊!厂里下次盖家属楼尚且遥遥无期,他们能指望的,也就是让梁万去把原先的那套房子要回来了!
反正,梁万的亲爸是为了纺织厂牺牲的,他以后也不会在纺织厂上班,就算出尔反尔、给大家伙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给梁万施压的事,只能杨翠华这个亲妈来,而这,也正是宋家内部最近偶有口角之争、宋承志却总是站在杨翠华这一边的原因所在。甚至,他还会暗示老三宋琳,让她故意挑事儿、给杨翠华找些麻烦。毕竟,如果不这样的话,他该怎么在杨翠华面前表现?又该怎样给她洗脑呢?
一一没有了房子,我对你更好,可见,当初结婚,我是看中了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工作和房子……
“他跟我说,贵市的三原纺织厂缺人,我在车间又是一把好手,想把我调动过去、支援三线建设,还说,知道这事儿是我吃亏,但他想着,三原纺织厂那边愿意给咱们家安排分房,还愿意给我一个工作名额,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拿我当自己人,才跟我提了这事儿的!”
在家事上,杨翠华的确被宋承志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她也有一番精明之处。
像是工作,这是她的立身之本,是绝对不能丢的,别说是宋涛和宋琳明里暗里地试探、想接她的班,就算是她亲生的宋盼,也不可能拿走她的工作。除非是老五宋枫将来长大,家里实在没办法给他安排工作、避免下乡,她才会让小儿子接班。
要不然,接班?想得美!有人接班,就不算正常退休,她以后可就领不到退休金、看病时也没法儿享受工人的待遇了!同样,这会儿在丈夫和四个孩子面前,有意夸大自己在车间的地位、以及和主任的关系之亲厚,也是杨翠华的一点小心机。“真的?不对啊,我记得,三原纺织厂,前两年不是才从咱们厂要走了一些人吗?怎么又缺人了?”
听完杨翠华的这番话,宋家人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宋承志的耳朵里钻进了“分房”两个字,而宋涛和宋琳则是被"工作名额”给迷住了眼睛。
好家伙!之前怎么没听说,他们这后妈原来这么有本事的呢?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同样是去支援三线建设,一级工和八级工拿到的条件,那能一样吗?
估计,要么就是这后妈心里藏了奸,只想把好事儿留给她生的那俩小的,要么,就是这阵子她让梁万给气着了,今天又没收敛住情绪,这才在他们跟前漏了几分底儿。
“听说是发展得好,上头给的生产任务又加重了!”杨翠华回了一句,随着这顿吹嘘,刚进门时的那股火气也渐渐降下来了。“管三原纺织厂为什么又缺人呢,反正,我又没打算去,跟主任说,让我回来跟你商量下,就是随口糊弄他的。”
宋承志多疑,好事儿真要落在他们家头上的时候,他肯定得盘根究底、慢慢问得一清二楚不可。
但是,听说杨翠华没打算去,俨然是要推了这天大的好事儿,他又一下子急了。
“等等,不打算去?为什么啊?”
这话也是宋涛和宋琳想问的,他们俩年纪差得不多,都在为工作的事情发愁呢。
宋涛跟人要的是正式工,但那几家像是统一了口风,只愿意给安排临时工。还说,家里也不是只有那一个孩子,宋涛要是狮子大开口,大不了他们就把孩子一直养着呗,总好过为了这一个不争气的、连累了其他孩子。宋涛不敢把人逼急了,最近一次去谈这事儿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有点儿想答应下来了。
毕竞,临时工和临时工也是有区别的,像粮食局扛大包的临时工,最多干一个月,活儿干完,就得走人了。
可是,像那几家答应许给他的临时工,是在报社,只要干出点儿成绩,就能转正的。
当然,再好,它也是份儿临时工。
所以,宋涛就想着,要是后妈这儿能拿到一个工作名额的话,他这个当哥哥的,就吃点儿亏,去贵市工作、大不了以后再想办法调回来就是了。报社那个临时工的活儿,就可以留给琳琳了,反正,这是他在外头弄到的,家里没出力,自然是随他安排的。
“老宋,你真动心了?“杨翠华心里一咯噔,连忙说出她的顾虑,想要打消宋承志的头脑发热。
“老话讲,人离乡贱,这都是有道理的。咱们家亲戚朋友都在安城,突然背井离乡、去了贵市,能不能适应那儿的水土、饭菜且先不说,万一遇到什么难事儿,连个搭把手帮忙的人都难找。”
杨翠华可不愿意去贵市,她家就在安城下面某个县城的公社,虽说回家得倒车,麻烦了点儿,可一年到头,总归能回几次娘家,在宋家受了气,回娘家招呼一声,也自有大哥二哥他们替她撑腰。
但要是去了贵市,离得这么远,过年放假时间又短,怕是两三年都难得回来一趟。
杨翠华打心眼儿里抗拒,同时,她也是真有点瞧不上,三原纺织厂还需要他们纺织厂支援呢,那肯定是比不上她现在单位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杨翠华这辈子没多大本事,但也不能自个儿主动去走下坡路吧?
听着她的理由,宋承志心里憋了口气,亲戚朋友?他爸妈都不在了,跟哥嫂关系又一般般,别的亲戚,比如大姨、小舅、二伯这些人,一年都不见得能来往一回,更别说什么搭把手帮忙了。
他们家去不去贵市,需要考虑这个?杨翠华她糊弄鬼呢!宋承志在纺织厂后勤部门上班,论工资级别、论工作重要性,他肯定比不上身在车间的杨翠华。
所以,就算心里再气这女人没脑子,该哄的时候,宋承志还是得哄着她、慢慢来。
“媳妇儿啊,你说得有道理,可是,人家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事儿关系到咱们一大家子人呢,那肯定是大家都有资格参与进来、一块商量,你说对吧?”
宋承志心里合计着,见杨翠华点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这才接着道:“你看,首先啊,三原纺织厂缺人,这么大的事儿,到现在,我在厂里都没听见个风吹草动,这是不是说明,你们主任确实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才愿意给你透露这个消息,让你找厂里主动申请、争个表现的?”杨翠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看样子,拒了这事儿,过段儿时间,还得专门去主任家里走一趟,要不然,以后有了好事儿,人家哪儿还会想到她啊?“那你想,既然是好事儿,你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直接把这事儿给拒了,是不是会让人下不来台?以后,你们车间评奖评劳模什么的,怕是就没你的份儿了!”
这年头儿,谁不看重个荣誉呢?杨翠华心里一急,想说她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宋承志却不给她插嘴的机会:
“再说,我觉得,齐主任想让你去贵市支援兄弟单位,也是一片好意!你想啊,自打梁万把咱们家的房子捐给厂里,有多少人来看咱们俩的热闹啊?”“咱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是孩子不懂事儿,咱们平时没亏待他一星半点儿,但外人哪儿知道啊?背地里肯定有不少人都说咱们俩偏心眼呢。”“我在后勤部门上班,涨工资,只能靠工龄,可你不一样啊,媳妇儿,你还年轻,大有可为着呢,但要想往上走,在厂里的名声、领导对你的印象怎么样,是不是都很重要?”
“要是咱们家搬去贵市、支援几年,一来,你是主动去申请的,能在领导那儿落个好印象。”
“二来,时间久了,就没人再讨论咱们家的事儿了,等咱们再调回来,凭着你支援兄弟单位的功劳,分套房子不成问题吧?到时候,住着你挣来的房子,就算还有人记着梁万做的事儿,也没人会骂咱们占孩子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