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
时间已经来到1973年10月15日,星期一,秋。
十月的香江,虽然秋意逐渐来袭,但仍然十分炎热。
经这两月时间,雷家港公司可是翻天覆地般大的变化。
而他也注册成立“星耀集团”,将所有全资公司全部归纳进入集团统一管理。电影公司这边。
“死亡游戏”影片已经杀青,目前正在制片,将会在这几日时间在香江、澳海、宝岛三个地区同时上架公映。
而与“华纳影业”合作拍摄的“驱魔人”也已经选好角色,准备开拍,成本投入初步预定100万美刀,影片增加香江场景。
同时一些二号、三号以及配角都加入了雷家港电影公司艺人,毕竟他有参与,当然要安排自己公司的艺人加入。
而胡梦茵已经成为雷家港的女人,她当然也得到最好的资源,参演这一部电影了而且还是二号女主。
另外唱片公司有了“邓丽娟”的加入,加上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开始制作第一张专辑,只要等专辑一发行,得到销售火爆,自然会打开知名度。
而他安保公司这边。
雷家港建立安保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组建自己表明上的势力,因此除了不断灌输效忠老板的思想,就是不断训练。
至于扩大发展也许已经会,但并不是现在,而且安保公司他也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而饮食行业这边。
自从“太白海鲜舫”传出是被雷家港收购后。
而也随着他这段时间名震香江,“太白海鲜舫”也成为很多食客优先选择用餐的地方。
甚至不少富豪为了给面子雷家港,也是常过来吃饭。
而另一艘船,目前还在装修,这艘船雷家港是要打造高端食府,装修规格非常高,因此还需要时间,不过也快了。
等这艘船装修好,雷家港到时也会成立饮食集团,整合各种优质餐饮链管理化。电器、电子公司这边。
各种机械设备已经在小鬼子那边采购运回来,而工厂改建也差不多完成。
实验室的设备早一些回来,雷家港也已经在系统将需要研发的产品数据交给研发人员去研发。有他这些资料数据提供,相信产品很快就能研发出来。
电器、电子公司也是雷家港非常重视的行业。
70年代正是电器、电子产品刚刚崛起年代,家家户户对这些产品需求非常大,只要产品够好,那么也是非常暴利行业。
就好比小鬼子那几家电器、电子产品公司,哪一家发展到后期不是数千亿美刀的市值?
而且雷家港还有着系统帮助,以后他公司生产的电器、电子产品肯定会是最好的所以他也计划好,电子、电器公司是不会上市,完全个人持有百分百股权,成为他现金流来得最快,最核心的产业。
而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整合,目前九龙仓公司完全被雷家港回购百分百股权。不过九龙仓并没有归入“星耀集团”管理,因为九龙仓他还需要重新挂牌上市的不过他也要将九龙仓产业完成整合好才会重新挂牌上市。
他要将一些优质地皮以低价交易到“星耀集团”名下,再将酒店拆分出来,到时候融合进入“餐饮公司”这边统一管理。
而置地虽然他是大股东,但毕竟不是他独有,因此置地资产他并没有拆分产业到他星耀集团这边。
不过置地有如此多优质高楼,雷家港当然不会放过这些大楼,特别是即将完工的康乐大厦,他肯定不会错过。
他以置地资金空缺为理由,将康乐大厦以15亿港币交易给“星耀集团”作为总部大厦。
命名为“星耀国际”大厦。
当然..….
最初雷家港提出将“康乐大厦”出售给“星耀集团”时,所有置地股东都极力反对。
但雷家港直接提出“置地”财务紧缺,而公司目前也无法承担贷款负债,又需要资金发展为理由,让所有股东融资10亿港币作为公司发展资金。
要么就是他宣布让置地增设新股发行,稀释所有股东手中股权,引入新股东获得资金。
要知道上市公司股东一向只进不出,让他们从荷包里拿钱出来补贴公司,那肯定不可能的。
而他们肯定也不想增发新股,削弱他们手中股权。
自己凑资的话,雷家港开口就要10亿港币,哪怕仅有1%股权的小股东,按照10亿融资,也得拿出一千万。而那些占比更高股权的股东,一下子让他们拿出几千万投进公司,谁会愿意?
他们都有自己公司需要发展,谁会傻傻拿钱出来补贴投资的公司呢?
因此在雷家港态度强硬坚持之下,所有股东无奈答应将“康乐大厦”出售给“星耀集团”
不答应还能怎么办?
要么拿钱出来,要么就是削弱自己手中的置地股权。
可两样他们都不愿意,只能能同意雷家港的提议,将“康乐大厦”以15亿港币价格出售。
而雷家港以15亿港币价格拿下“康乐大厦”他又赚疯了。
要知道“康乐大厦”这块地是香江中环1号地。
这块地是中环填海的“地王”,土地面积53,000平方英尺(约5千平方),当初在1970年拍卖这块地时,底价5300万港币起拍,共有英资与海外集团共18个财团竞争这块地。
最终“置地”以21亿5800万港币拍下,成为香江历史以来最高拍地记录,轰动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