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头来,再次看向小皇帝,「臣所说的这些,陛下能明白吗?」
高俨闭上了嘴,轻轻摇头。
「大司马,我才刚刚开始读书,只读完了《礼》和《史记》,《尚书》实在读不下去,《三国志》刚刚读了一半.对您所说的局势,天下大事,利弊之说,我实在是听不懂。」
段韶的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高俨却又急忙说道:「不过,我知道您懂的这些大事就够了。」
「我会听大司马的,大司马要我怎麽做,我就怎麽做,绝不会拖累大司马。」
段韶惊愕的抬起头来,看向面前的小皇帝。
高俨认真的说道:「古来治理天下的君王,自己可以不懂得大事,但是要能挑选能懂大事的人来辅佐自己,当初父亲还在的时候,就常常骄傲的对我们说,晋阳有大司马坐镇,不必惧怕任何宵小。」
「皇宫内的侍卫们提起大司马,都说您是天下无敌的将军,却能爱惜麾下的士卒,不会欺辱他们。」
「我愿意相信大司马!」
这次,却是段韶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小皇帝。
面前这个小皇帝,只有九岁。
段韶的孙子都比他要大。
段韶的脸色忽变得有些复杂,他打量着面前的皇帝,嘴唇颤抖了许久,到最后,也只是长叹了一声。
「唉」
神武帝的后人之中,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畜牲,有疯子,也有惊才艳艳的俊杰,有些时候,这三者是共存的。
「陛下,这件事,尚且不能告知任何人.」
两人说了许久,方才有士卒进来禀告,赵彦深前来。
段韶就让甲士将他带进来。
赵彦深入内,毕恭毕敬的拜见小皇帝,一点都没有因为对方的年纪而轻视对方。
段韶板着脸,站在一旁,严肃的说道:「陛下已经答应了,当下我们部署在阳曲的军队准备与敌人交战,我会带着陛下前往那边,亲自坐镇前线,有陛下在那里,定然能鼓舞士气,击破敌人!」
赵彦深看向了小皇帝。
高俨适当的表露出了些惧怕,「大司马,不会出事吧?」
「陛下不必担心,只要臣还在,就不会有人能伤害到陛下。」
段韶最后看向了赵彦深。
「赵公,那就按着我们所说的来办吧。」
赵彦深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而后,段韶就将小皇帝丢给了赵彦深,让赵彦深来安抚好太后。
赵彦深本来以为太后是绝对不会同意小皇帝离开晋阳,前往前线的,只是事情的发展跟他所预判的有些出入。
太后并不反对这件事,,或许是知道自己的反对在段韶面前没有任何的用处。
她就这麽答应了,还反过来劝说高俨,让高俨听段韶的话千万不要跟他顶嘴。
太后不反对,国内就更没有什麽人反对。
群臣们之中,已经找不出人,大多都是经过严选的畜牲,而将军们,哪里又在意这个匆匆被放上来的小皇帝。
次日,天刚刚亮,段韶就让小皇帝钻进来了马车,而后悄悄离开晋阳。
赵彦深再次站上了城墙,看着段韶领着那些晋阳兵,往前线的方向前进。
他们同样带走了不少的粮食,而这次,马车却没有原先那麽的沉,这应当是真正的粮草?
直到这一伙人马浩浩荡荡的消失在了北面,赵彦深都不曾从城墙之上走下来。
天空之中又有飞鸽扑闪着翅膀,一跃而过。
赵彦深眯起了双眼,盯着那飞鸽。
飞鸽穿破了天空,以一种优美的姿势在半空之中划过一道道曲线,时而往上,时而往下,时而倾斜,就这麽穿过了无数的村庄,山林,营寨,朝着西边一路飞去。
汾水岸营。
天色阴沉,冷风吹动着地上那些沾血的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