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是说高纬庸碌残暴在他的治下,只怕段韶也坚持不了太长时日,必定露怯。」
「主公不该为了这些事而烦心。」
刘桃子盯着祖珽看了片刻,方才提醒道:「若是你要做什麽,事先告知我。」
「唯。」
祖珽答应下来,随后他才将衣袖里的几封文书拿了出来,放在了刘桃子的面前。
「主公,我们的初步战略已经达成,我认为,接下来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当下我们已经占据了河北之地,主公麾下十刺史,这十个人的治政行事各不相同,却都算是当世少有的贤臣,治理一州,绰绰有馀,地方上的政务,完全可以先交给他们来操办。」
「北方十州情况都不是很好,民生疲敝,吏治混乱,想要在十州推行更多的政策,只怕适得其反,倒不如先让这十位刺史自己来做,我相信不出三年,这十州定然会有极大的改变。」
「而朝堂之事,高浟认为还要继续专心农桑,我跟他争论了几次,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不过,粮食也确实重要,近期内,庙堂一直都在反覆的拟定新的农桑政令,各部也几乎都在忙这件事。」
「那我们暂时就不要更易,让高浟继续去做。」
「最重要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关于官员考核,我认为可以效仿南国,设立标准的考核,提拔官员。」
「第二件事就是军府,十州,十将军,十个府兵。」
「若是能在三年之内练出这十州府兵,那我们将拥兵十馀万,粮草完全自给自足。」
祖珽再次为刘桃子制定了一个短期的目标。
自从当初三次拜见刘桃子之后,祖珽便知道了该怎麽才能得到刘桃子的认可,大一统的长期目标之下,祖珽有着不曾层次的小目标。
可祖珽如今所面临的问题跟当初又不同了。
当初他只想着如何让刘桃子听自己的,而现在他还要去考虑如何让刘桃子不听别人的。
随着刘桃子麾下的人越来越多,祖庭也逐渐丧失了过去的垄断力。
面对田子礼,崔刚这样的毛头小子,祖珽能靠着阅历资历经验来进行碾压。
但是现在刘桃子麾下不只是这些年轻人了,邺城来的那帮老头,才能并不弱于祖珽多少,说起来,这些开国的一代功臣们,很难比较出个高低来,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活到了今天,就没有一个弱的。
尤其是最近又来了一个老头。
这老头还不曾跟刘桃子见面,但是他祖珽聊过了,并且,双方的观点还不太一致。
祖珽很担心刘桃子会听了这老头的谗言。
看着在自己面前格外亢奋,手舞足蹈,比平常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激动的祖珽,刘桃子轻声问道:「祖公已经与崔公见过了?」
祖珽脸色一凝,缓缓说道:「见过了。」
「主公莫非见过他了?」
「还不曾见过。」
祖珽刚松了一口气,刘桃子就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封文书来。
「不过,已经看过他的想法了。」
看着刘桃子手里的文书,祖珽忽笑了起来,「这老匹夫,下手还真是快啊。」
祖珽所忌惮的这位新老头,正是崔刚的父亲崔季舒。
崔季舒原先在南边担任刺史,直到刘桃子开始正式对周围下手,这老头方才丢下了官职前来投奔。
他似乎是盯上了如今祖珽的位置,想要成为大将军身边的「侍中」,参与决策。
而从资历或者其他方面来说,祖珽似乎都不是他的对手。
刘桃子将那文书放在了祖珽的文书的一旁。
「崔季舒的想法跟你大有不同。」
「他认为应当趁着周人无力北上的时候,将精力放在灵州,在那边多修建堡垒,屯田安民,操练新军,接纳亡人,袭击凉甘等地,让周人一直都疲于北线,无法自拔,无法休整,直到被蚕食殆尽。」
刘桃子缓缓说起了崔季舒的想法。
朝中有许多大臣都给刘桃子上过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而其中最为成熟的计划,来自祖珽与崔季舒。
两人的想法几乎相反,祖珽将心思放在了本土,而崔季舒将心思放在了周地。
刘桃子看着面前的这两份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