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随着义军肆虐,白莲圣国的旗号早就臭了。
没有多少号召力不说,拉仇恨的能力,还是天下一绝。
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完成去宗教化,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教训。
“王爷,湖广那边传来消息,武昌会战进入到了关键时刻。
伪朝发起了全面反扑,先后在江西、浙江、南直隶等地掀起了大战。
其中江西战场情况最特殊,伪朝大军迅速抢占了半个江西,动摇了楚王的根基。
北方战场,伪朝边军出动,牵制住了吴国的大部分兵力。
整体局势,对义军非常不利。”
许炎宇一脸严肃的汇报道。
入蜀,不等于他们就想偏安一隅。
魏豪的目标,一直都是夺取天下。
除了蜀中战事外,他也时刻关注着天下局势。
“看来我们当初定下的暂避锋芒计划,还是成功的。
吴楚能够迅速崛起,无非是占了北虏入寇的便宜,伪朝的实力依旧雄厚。
蜀地虽然存在各种弊端,可只要攻克了成都府,我们就能封关固守,坐观天下风云。
不过想要夺取天下,光蜀地一隅之地不够。
自古都有得陇望蜀的说法。
我们现在反了过来,先夺取了蜀地,下一步才是取关中。
关中地区的义军,策动的怎么样了?”
魏豪关心的问道。
吴楚迅速崛起,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只是考虑到虞朝尚未倒下,他不想承受末代王朝的最后一击,才选择暂避锋芒。
决策是否正确,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尤其是吴楚做大,他们的蜀地攻伐不及预期,义军内部也生出了不同的声音。
靠着个人威望,魏豪强势压制住了反对意见,但隐患依旧存在。
现在吴楚遇上麻烦,反倒是减小了他的压力。
“王爷,关中义军刚刚起兵,发展不是很顺利。
攻破白水不久,就遭到官军围攻。
义军损失惨重,只能退到山中暂避。
不过关中灾情严重,今年春粮再次减产,许多人都熬不到秋收。
估摸着再过几个月,进入青黄不接的时候,新一轮的起义高潮,将再次被点燃。”
许炎宇当即解释道。
作为专业造反组织,他们也在总结学习经验。
什么时候,最适合发动起义。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潜伏。
什么时候,可以出去传教。
……
一系列的经验,都被他们总结了起去,成为了义军的活动指导方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