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六十四章 渡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渡河(2 / 3)

山脚下响起了一阵呼喊声。

桓抚望去,原来是第一批渡河的质子军已经抵达山下,正与外围布设的己方军士交涉。

桓抚定了定神,下山去了。

诸位,事已至此,还有何话?寿春太守府中,祖约满脸不悦之色,对被邀请过来的一众佐官们大发雷霆。

众人面面相,但也没有过于惊慌失措。

大规模的叛乱,真的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吗?那是不可能的。

这都好几个月了,聪明人早就看出点什么来了,有了心理准备。

不那么聪明的也慢慢意识到了,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只有蠢人到现在才恍然大悟,继而面如土色。

面色难看没别的原因,院子里正躺着几具血淋淋的尸体呢。

国难之时,总有那么几个人或者说节抱孤贞,或者说不识时务,不屈被杀,但大部分终究堪不破生死那关,只能降顺了。

稍微有点忠心的,会在局势安稳下来后想办法逃走。

没那么忠心的,就随大流仕奉新朝了。

此刻被祖约一质问,很快便由寿春令、郡丞带头,齐声道:我等愿奉大梁正朔。

祖约满意地笑了,然后又有些狐疑,不过没说什么。

官员们看他脸的表情,都很无奈。

我们不投降,你恼怒杀人。

我们投降了,你又怀疑假降。

你到底想怎样?

好在祖约知道自己患得患失了,控制住心底翻腾的情绪后,便下令道:既如此,尔等仍留原职,各回衙署,筹措、分拨资粮,征发役徒,以应王师。有些县乡,你们去劝一劝,让令长们识时务,尽快归正。

遵命。众人齐声说道。

祖约最后看了众人一眼,便在亲随的簇拥下,离开了太守府。

大街到处是成群结队的军土,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至城外集结。

一边走,一边有话语声传来。

祖将军带我们打回徐州,无需慌乱,听命行事即可。

刘琨手下那帮人都是和咱们一起逃难、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万不至于对尔等眷属下手。

十余年来,尔等互相联姻的不少,姻亲会对姻亲下手吗?不至于。

只要打回去,定然一呼百应,勿疑。

这是安抚的话,同样还有恐吓之语,比如晋廷根本不拿我们当人,随意驱使,如同鸡犬一般。

你们中很多人的孩儿都快成亲了,可到现在还是孤魂野鬼,入个籍都这么难,你觉得建邮公卿都是什么人?

既已举事,便不可再想东想西。一旦战败,依建邮公卿的德性,怕不是尽皆坑杀我等。

另外还有拆台,但不无道理的话大丈夫何患无妻?寿春管得严,不方便。待去了成德、合肥等县,就痛痛快快抢一番。

抢个新妇回家,不比家里那老物好看?

兴许仗打完了,新妇都有身孕了,也抢到置办家业的钱财了。

唯有一条,定要奋勇厮杀,败了可就什么都没了。纵可退至淮北,梁人却也不会正眼看待尔等。

如此不一而足。

总体而言,每个军官性格不一样,见识不一样,收拢人心的手段也不一样。

在他们的鼓动下,军士们既有些气愤,又有些担心,还有些犹疑,勉强聚拢了起来,至城外列阵,然后领取资粮,目标:合肥。

从寿春到合肥,几不下三百里,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到的。

这个时候,巢湖水面已经出现了一批先锋舰队。

他们自濡须坞出发,大大小小二十余艘航船、三千余兵。

收到这个消息后,高便辞别了何充,只带着几名随从,乘一艘小船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