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份帖子送到宫里后。
晚上,吴大娘子和梁侯爷在卧房内准备就寝。
梁侯爷看着自家向来爽朗的大娘子,今日却皱着眉头:“夫人,今日这是怎么了?”
吴大娘子叹了口气,把今日下午的事说了一下后道:“我这身子,真是病的不是时候!要是去码头接了盛家,说不准晗哥儿也能入了盛家书塾!”
“徐家哥儿能说出此话,也是为了六郎好!能让六郎有了些许志向,也要承情的。”
“我自是晓得。”
“之前倒是听说贺太医的母亲医术高绝,可惜家中儿媳重病,早早离了京。”
“唉”
乔家乃是京中富户。
乔家的店铺里,一年四季水产不断,
当年祖辈靠做汴京水产发家,又狠下心花费两万贯娶了一位养在荣养院之中,旁支血脉的宗室女做乔家大娘子。
但是没想到,几十年前,这位宗室女一脉中出了一位皇帝,虽然关系不算很近,但是也是皇亲国戚。
于是乔家也水涨船高,逐渐进入了汴京的勋贵之中。
来往交际的也是公侯伯爵。
因为都从事商业,倒是和永昌侯府关系更近一些。
院子里,
乔家管事站在乔九身前道:“九郎,东西送到了侯府后,徐家五郎又订了一桶螯蟹,让送到了积英巷盛家。临走的时候给了小人这个。”
乔九接过木盒看着里面精美的一对儿螯蟹玉雕,微微一愣。
挥了挥手管事离开了院子。
这自然是徐家的谢礼。
今日下午送到徐家的螯蟹也就不过百贯钱,这木盒中的一对儿玉雕,单一个,市面上没有个二百贯你嘴都不要开。
想着下午徐载靖的话语,乔九倒是没有入梁晗一般,合上木盒,看着天上的皎皎明月道:
“唉!可读书人多,如顾家大郎的又有多少呢!”
八月十五,中秋。
勇毅侯府中的一座三层木楼早早的被修葺一新。
徐家人在楼上赏月品蟹,平日里不沾酒的孙氏和安梅也喝了几杯果酒。
看着桌边奶妈怀里的长孙,徐明骅和三个儿子不知不觉的居然喝多了,被徐载靖一个人扶回的主母院。
徐载靖回自己的院子前,特地去马厩旁的房间里和自家师父还有邓伯喝了几杯。
如今汴京周遭的棉花、玉米已经开始收获,因为价值过高,徐、梁、顾三家侯府不得不组织巡逻队保护棉田。
第二天
天色未亮,
当徐载靖早早的起来锻炼习武的时候,
点着灯笼的街巷里依旧有嬉闹的声音传来,这不是早起的,而是彻夜未眠的居民。
过了中秋一直到九月,徐载靖依旧是每日规律的上下学。
盛家书塾中,徐载靖不时的看看明兰的字,长进了不少。
九月八日,重阳节将至。
吴大娘子在金明池的马球场搬来了一片片的种类不同的菊花,形成了一片花海。
如此,汴京勋贵和官眷出城既可登高也可赏花。
一时之间吴大娘子家的帖子,一贴难求。
感冒头疼的厉害。
一站起来就咳嗽。
今天就一章。
本想继续写,状态实在不允许。
如有错别字或者不通顺的地方,还请尊敬的读者不吝指出!
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