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庶得其所> 熬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熬夜(1 / 1)

第28章熬夜

旨意到来的那一日,崔氏正领着姐妹几人挑衣裳料子,就见管事领着一个小内侍疾步入内。

“夫人,大喜呢。"小内侍面容白净,说话也很是和气。白琼瞧着有些面熟,复又想起,这好像是坤宁宫的内侍。

崔氏一愣,旋即面上堆满笑意,好似真的一副大喜模样。崔氏一面让人去请丈夫,一面吩咐小厮快快摆设香案,好接旨意。真正传旨的人在后面,小内侍是给接受旨意的人家通知一声,接旨的时候才好不乱手脚。

小厮去书房请宣宁侯,崔氏便让挽春拿了荷包打赏小内侍。小内侍接过荷包,轻轻掂了掂分量,面上笑容多了,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宣宁侯从书房来,面上强撑出一片笑。赐婚是一等一体面的事,谁敢面露不悦?那岂非是和皇家作对?也是给自家找不痛快。既然已经接受了现实,那必得做得体面些。只是宣宁侯心里如何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一二刻,待到香案摆设完毕,传旨的翰林也到了。刘皇后对此事颇为重视,特意让身边的首领太监和翰林学士一道传旨,以显示对这门亲事,以及对宣宁侯府的重视。“……兹尔宣宁侯长女白瑞,德貌贤淑,品性出众……特降旨…与锦衣卫指挥使储诏完婚,择日即行大礼,钦此。“不得不说,旨意确实很给宣宁侯府面子,只是一想到未来女婿是储诏,宣宁侯这心里着实高兴不起来。皇后身边的李公公在旨意宣读完后,特意对宣宁侯笑道,“恭喜侯爷,娘娘对令爱很是看重。娘娘让我给侯爷传话,这头一抬嫁妆,她老人家会亲自置办的。”这便是抬举白瑞了。

这样的脸面不能不要,宣宁侯连忙谢恩。

而作为主角的白瑞,面上是含蓄得体的微笑,并不见先前为了这桩婚事那般决绝的模样。按说为了这桩婚事险些和家里闹崩,白瑞应该很是欣喜才对。只不过白琼并未从姐姐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欣喜,有的只是侯门贵女的得体。

而白琼不知道的是,白瑞不露声色的得体,还是因为景川侯府的变故。在白瑞的梦境中,景川侯府出事还是在很久之后发生的,眼下却提前了。景川侯府因为放印子钱逼出了人命案,被时任京兆尹将案子递到御前,落了个革职除爵的下场。而现在只是被申斥一番,甚至连爵位也没有丢。这番变故让白瑞不再那么自信,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她的梦境也不是那么准确。这算是对白瑞的一个警示,或许也是好事?或许是为了安抚侯府,亦或者是想让宣宁侯意识到这桩婚事的好处,李公公还向宣宁侯透露了一个消息,“娘娘有意接贵府大小姐入宫住一段时间,由宫中积年的女官教导"这也是在暗示宣宁侯,白瑞和宫中的联系不会断,日后嫁给储诏,也有刘皇后作为依靠。

事已至此,宣宁侯也只有跪谢中宫天恩。

待李公公和传旨翰林走后,崔氏面上笑意便收敛了。宣宁侯到底还是看重长女的,将赐婚旨意供奉到祠堂,又跪在祖宗牌位前小半个时辰,以期先祖能保佑长女婚事顺利。既婚事不可避免,也只有祈祷储诏是个好丈夫了。

婚事既定,那白瑞的嫁妆也该准备起来了。说是准备,其实大件儿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早在宣宁侯找上景川侯之前,就已经给女儿预备起来,到现在,也不过是在细枝末节上添减添减。婚期定在六月,说仓促也不算仓促。考虑到双方的年纪,早定婚期对两家都好。

李公公传递的消息其实不止这些,除去嫁妆中宫会有表示外,储诏的个人情况也被刘皇后透露给侯府。

宣宁侯想和妻子探讨一下长女的嫁妆,崔氏开口却是另一件事,“储指挥使身边没有丫鬟,都是小厮,咱们也就不必预备通房丫鬟给瑞姐儿了,让她自己看着处置,侯爷以为如何?"不论刘皇后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向崔氏透露出一个点,那就是白瑞没有进门当妈的风险。

储诏如今已经快二十岁,三品官位,又是一个人掌家,按说身边应该会有通房,最不济也会有丫鬟。这也是先前崔氏觉得不妥的地方之一,若是储诏身边丫鬟环伺,若是有一两个怀上身孕,那后进门的正房太太成了什么?这也是崔氏对储诏不了解,故而有此疑虑。若是婚前有子,到底也不是侯府的脸面。这样一门婚事,若传出是白瑞自己看上的,那宣宁侯府便成为京中笑柄了。

这事儿刘皇后还算仗义,虽是她起的头,但把婚事促成都揽到自己身上。也向侯府保证,宫里日后就是白瑞第二个娘家,这才让崔氏安下心来。这不仅关系着白瑞的脸面,也关乎侯府颜面。

宣宁侯一愣,他对这个并不关心。像他与崔氏,不也相敬如宾,感情甚笃?并不会因为通房丫鬟而出现不合。

这件事在宣宁侯和崔氏眼里,又是不一样的看法了。不过却落到同一个点上,只要储诏为人端正,那白瑞的日子便不会差。崔氏心中轻笑,这是要看人的。而她的运气显然不差,只是不知瑞姐儿是不是也有这个运气……

把这一茬儿揭过,宣宁侯说到了重点,“储诏虽然位高,然家中无长辈操持,瑞姐儿又是新妇,只恐不能周全……“话说了半天,宣宁侯的意思是,想多给长女一些傍身银子,不上礼单的那种。

侯府嫁女,自然是有定例的。不论嫡出庶出,公中都是两千两银子。而私下里有没有贴补,贴补多少,只要银子不从公中出,那便无人过问。宣宁侯府显赫时,嫁出去的女儿,自然不指望那两千两银子度日。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便是这两千两银子的嫁妆,对侯府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两千两银子,不包含庄子铺子,本身就是额外给新娘子的陪嫁。虽上礼单,但也是实打实的银子,不必变现。侯府如今有五位姑娘,两位少爷,这嫁娶之间,花销绝计不小。崔氏还是一副得意的笑容,她打算听听丈夫有什么打算,“侯爷意下如何?”

一见妻子似乎并不反对,宣宁侯这才道,“储家送来的定礼,不若便折到瑞姐儿的嫁妆里,到时候出门子看着也风光些。“说了这个,宣宁侯又补充,往后白珩和白琼也是照这样来。

论起来,这样做最得实惠的是白瑞与白珩,白琼亲事八字不见一撇,而白瑞和白珩一个是亲事已定,一个是崔氏已经相看好了惠国公府,这两家的彩礼定不会差。

前者有宫中料理,便是为了皇家颜面,刘皇后也不会简薄了去。而后者,惠国公府正在鼎盛,郑琚又是唯二的男丁之一,惠国公夫人一向视如己出,再加上和崔氏的同族亲谊,想也知道定礼会有多么丰厚。崔氏想想,也不算太离谱,她本来也没想贪图储家的彩礼。若有这个心思,一早儿答应中宫不就成了?

宣宁侯见妻子同意了,又说想给长女私下贴补些。侯府的财政大权掌握在当家主母崔氏手里,宣宁侯手上是没有多少银子的。-对于这个提议,崔氏先是蹙眉片刻,到底还是同意了,只是对丈夫说道,“侯爷既贴补了瑞姐儿,琼姐儿也不能忘了啊。"白珩有崔氏照料,她的那一份儿自然是不会缺的。

宣宁侯满口答应,反正都是他的女儿。便是都贴补了,肥水也没流到外人田里。后来宣宁侯又从亲娘那里讨了两千两给长女,自是后话不提。定了日子,白瑞的日子反倒愈发放松起来。因要入宫受教,所以崔氏也没约束白瑞。宫里规矩繁复,比起家里自是要严苛不少。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白珩生辰那一日,姊妹五人再次齐聚。“也不知五妹妹准备了甚么好物,竞还用红绸盖着?"白瑞瞧见几个健壮仆妇合力抬着一座不知是什么,用红绸盖着的物件,故而打趣道。白琬、白琰姐妹二人也是一脸好奇。她们的贺礼虽然也是精心打扮过的,但顶多也就是用匣子装着,并没有五妹妹这样神秘。白琼轻笑,对白珩道,“还请二姐姐等到宴散后再揭开红绸。“不是白琼不想显于人前,而是她知道,以二姐的性子,见了这便篇长诗,必定废寝忘食,连自己的生辰宴都会顾不得的。

白珩浅笑道,“妹妹有心了。“此时翰墨和侍书还没意识到,等会儿她们要陪着自家姑娘"宵衣旺食"了。

“妹妹待会儿可要多饮几杯。"白瑞牵起白琼的手,引着白琼入座,又对白珩笑道。

等到宴散,白珩才如白琼所言,揭开了座屏上的红绸。这座大理石云屏不大,摆在桌上也不占地方。而等红绸落下,白珩细瞧了片刻,才发现这屏风裱精的澄心纸上所书,与自己记忆中的诗文没有相符合的,再一看落款和题跋,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妹妹从康王府中誉来的绝迹。

直到丑时末,翰墨和侍书也没能劝了自家姑娘歇息。白珩盯着座屏,一副已经沉浸其中的模样。

虽然在白珩身边待了好些年,翰墨和侍书却依旧不能明白,短短的几百字,为甚能让自家姑娘沉迷这么长时间。眼下回想起来五姑娘那话,只能说不悦是亲姐妹,不是没有缘由的。

次日白琼去熙和堂请安,看到二姐神采奕奕的模样,只身边不再是翰墨、侍书,而是二等丫鬟抱琴,便对大姐白瑞露出会心一笑。白瑞瞧瞧这个,又看看那个,这才有几分了然。崔氏对此不明就里,只看着女儿们打眉眼官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