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番外
秦王政十五年八月。
正值烈阳时节,入晚流火烁光滑经夜空,六国皆旱,惟秦之黄河流域水草丰茂,粮米不绝。
至冬日,四野饿浮遍布,幸而秦之升平、太安两义仓储备厚实,可支十万人口一年所需,故此民心安定,未有躁动。
治粟内史于丹陛之下汇报毕,又叩首称:“此皆赖大王未雨绸缪,雄才大略,筹划得宜,吏民无不感激大王神武之略。”是他未雨绸缪么。嬴政不觉苦笑,于群下看来不过轻轻一勾唇,无人能够领会其间含义。
群臣退去,嬴政瞟过御案之上堆叠的奏牍,马不停蹄来自山川各地驰道,他目光敏锐,指尖捻起其中一卷。
如他所预想之不差,今年度新安稽核又是第一,无论各项均遥遥领先,甚或每年吸引六国流民定居者以数万计,于当世士子流传文章中,已然成为上古尧舜治下风俗淳厚,却又不失繁盛的天下都会。就连身处秦宫的他,亦能耳闻身边人对长安君的赞颂,称其治理有道,堪为国君辅弼。
她诚然知道该将自己处于何等位置,既不居功,亦不自傲,予不了任何人把柄。
“报大王,长安君派遣属臣客卿甘罗求见。”嬴政颔首,寺人遂引青年入殿。
他虽与嬴成蟜多年未见,然而后者常派甘罗进入咸阳,与秦王单独奏对,以消远在都城的君王心中疑虑。
“臣罗,拜见大王。”
“赐座。”
宫人端来凭几,以令宾客跪姿稍稍舒适,甘罗谢恩毕,含笑与嬴政寒暄。“公子命罗敬问大王玉体安好否?”
嬴政笑了一笑:“王弟此为何意?莫非盼着寡人身体欠安?寡人正值春秋,便不劳她操心了。”
甘罗摇首:“大王岂可如此误会公子。公子真心实意关心大王,虽有山水阻隔,亦不改其忠贞之志。不过既然大王春秋正盛,龙精虎猛,那看来公子可以放心了。”
两人多次私话,交情已是不浅,是故甘罗也敢与他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甘卿不知就里,寡人实则已身染病恙两月有余。”甘罗唇畔不由牵了一牵:“罗回去势必将大王病情告知公子。”二人又叙话片刻,议及正事。
他从袖中取出一道奏本,递给寺人,寺人随即献予赢政。嬴政接本览过,耳畔听甘罗话音:“回大王,此乃公子令罗务必与大王详谈之议题。”
嬴政略微扫过数行,却有些不解。
“科举……何为科举?“他抬目望向甘罗,眸中泛出疑惑。甘罗屈颈,不紧不缓:“当今选官,多为世代吏族,抑或干谒以获一官半职,寻常百姓若欲为官,则需有尊者引荐,期间金银来往必不可少,毋论慧眼识珠者又何其珍贵?如此一来,势必阻拦不少真才实学之士报效国家之途,罗为大王惋惜。”
“你说得不错,此恰是寡人心中痼疾。"嬴政抵颌,“寡人只恨不能网罗天下人才为我大秦所用,奈何寡人身在深宫,无力亲访士人,自市井乡野之间挖掘有才之辈,只恐令明珠蒙尘,白白错过。”
“因而科举之道,乃是废当今制度之弊,兴选贤任能之风。天下士人皆可赴考,无关老幼贵贱,天南地北,一视同仁,均以唯才是举为旨。”“好一个唯才是举。"嬴政细细咀嚼个中含义,欣然抚掌。甘罗话锋一转:“只是需大王作出割舍。”“甘卿说来听听,寡人愿闻其详。”
“周室虽亡,其所遗留等级制根深蒂固,因而卿大夫阶层仍把持显位,占地甚广,权力甚众,若大王欲开科举取士,必将得罪。”嬴政稍怔,旋即笑道:“若对我大秦有利,寡人便不惜一切代价。”“大王好魄力。”
“只是说来容易实施难,王弟与甘卿可有具体计划?”“禀大王,公子建言,不若先开明法、明经、算术三科,同时于学堂中教授此三类科目,选拔成绩优异者入太学,即为国家最高学府。”“明法与算术寡人知,奈何此明经…是甚么?”“明经科乃分帖经、墨义、策问,公子以为,治国者需通晓上古以来儒家先贤著作,厚积底蕴,方可行正道,平天下。”嬴政蓦然蹙眉:“儒家先贤?我大秦百年来奉法为圭臬,怎可效仿诸子百家,任凭士子众说纷纭,动摇人心,乱我根本?”甘罗似是早有所料,也不辩解,深鞠一躬:“臣一时口不择言,大王恕罪。”
嬴政缓和些许,又看向他:“无妨,明经虽不可行,明法与算术科倒是有可取之处。”
他微微颔首:“如此,暂且开明法算术两科,择师、授业、考核等一应诸事皆委托于卿。”
“臣谨受命。”
科举一事迅速席卷中原大地,成为士子之间的脍炙话题。闻得有人凭借策试牟得郡守一职,顿时令天下人跃跃欲试,短短两月过去,便有上万人自愿入学,以求凭借腹中知识获取梦寐以求的官位。一时间,秦国的取士之道广受赞誉,从乡野不远万里前往秦国者数不胜数,听闻科举乃是嬴成蟜所创,声望在士子间更是达到了顶峰。他们更是听说,成蟜本还建言秦王开明经之科,广纳诸子百家之贤才,可惜秦王不纳,这道建议只得搁置不提。
“若是秦王嘉纳之,我儒学又将何其显扬,如今竟白白错失此等良机。”“那公子成蟜胸怀广阔,无愧是我士子表率,可惜了。”“如若公子成蟜居于上位,必能宽宏大量,接纳天下显学,须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方是人君气度。”
纷扬之议论悄然酝酿,而此时大秦的铁蹄已即将踏遍六国疆土,裹挟整片颤动的大陆。
由于秦国的武备远超同时代,又因民心所归,秦王政十七年,即一统六合,脾睨江山,改六国为郡县,修御道、统度量衡、齐货币,一时万象更新。而此时,正当科举取士如火如荼之际,嬴成蟜于众目睽睽之下再上一表,献策将当今义务兵役制改为府兵制。
其认为,既然当今战事消弭,无需维持如此庞大的常备军,既损耗钱粮,又拖缓发展步伐。故而可在全国建立数百折冲府,分属中央与地方管辖,每一军府均有固定的兵额,府兵定期轮番到京城或边疆服役。当战事未起之时,则由国家授予土地,府兵平时务农,以此养家糊口。而府兵需要自备马匹、粮食,可借此减轻中央经济压力,但也可免除赋税与徭役,用以作为补偿。
如此,既可稳定兵源,又可保证生产力,减少大一统后最为棘手的流民问题,确保社会的及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