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47章 诗家天子王昌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 诗家天子王昌龄(4 / 5)

可以说盛唐大半个诗人,都是王昌龄的好友。

只是和仕途上的不顺也让王昌龄的运气一直不好,似乎还传播到朋友身上。

首先是孟浩然,王昌龄很仰慕孟浩然,第一次贬谪后就去特地拜访了孟浩然。

有人拜访,孟浩然自然要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甚至还准备了江海河鲜大餐。

但问题是孟浩然这几天刚好后背长了个大毒疮,按理说不能吃这些的。

但王昌龄的拜访让他很高兴,于是就陪着一起痛饮。

结果没几天,孟浩然就毒疮发作病逝了。

后来王昌龄又去拜访李白,两人相见甚欢,喝酒谈人生,不亦乐乎。

但没几天,李白自己也被流放到夜郎。

后面则是岑参,岑参也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而他前往边塞纯属王昌龄的原因。

作为豪族,岑参家境优渥,父亲是刺史,日子不要太舒坦。

听闻王昌龄拜访,便设宴款待,席间王昌龄不断说塞外风光的壮阔,一下子就吸引了岑参。

岑参只知道塞外的壮丽,却是一个不懂民间疾苦的官二代。

在王昌龄的一通话语下,当即从军边塞,这一去就是六年。

六年后,岑参回来,第一句就是塞外生食苦。

可以说和王昌龄吃饭虽然很美好,但代价似乎有点大。

“这样的性格,实在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官场里生存。”

“这也是他接连几次被贬,官运连连走背的原因。”

“王昌龄也有几分幸运,还没走到岭南,就被赦,重新召回长安。”

“在回程的路上,王昌龄失去了好友孟浩然,但结交了知己李白。”

“他跟李白相逢恨晚,日后时常互相思念,赠送诗歌。”

“孟浩然的死,跟王昌龄有很大关系。”

“他走到湖北襄阳时,顺道拜访了孟浩然。”

“当时孟浩然背上长毒疮,刚刚治愈,不能喝酒。”

“但两人喝起来毫不顾忌,孟浩然因此病发身亡。””

“王昌龄返回长安后,很快就被任为江宁县丞。”

“江宁在南京,虽然离长安远,但至少比去岭南好。”

“县丞是正八品官,类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也是全县的二把手。””

“这个任职,王昌龄并不满意,故意在洛阳停留了数月后,才到江宁上任。”

“到了江宁后,时常外游喝酒,懒怠公务。”

“这种浪荡不羁的行为,很快招来流言蜚语,很多人开始抨击王昌龄。”

“时逢友人辛渐到访,送别时,王昌龄写了两首诗给他。”

“想到自己为官数载,身世坎坷飘零,颇为辛酸,特意叮嘱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唐朝,玉壶是一个流行的意向,表示一个人冰清玉洁的品格。”

“王昌龄以此自喻,是对污蔑之词的回应。”

“做了江宁县丞将近七年,王昌龄并不喜欢这个工作,经常写信跟朋友抱怨。”

“他觉得公务束缚了他,想快点被调走。”

“公元748年,五十岁的王昌龄,被人弹劾。”

“说他不护细行,懒怠公务,好酒贪杯。”

“很快,朝廷也下了调任令,将他下调到湖南龙标做县尉,官降一级。”

“李白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担忧,写了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时,是李白被赐金放还的第三年,虽然已经隐居学道。”

“但常常遗憾才能没有被看到,很能体会王昌龄被贬的痛苦。”

“于是赠诗告诉王昌龄,表达对友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