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马湘兰觉得仅凭这一首诗尚不足以向心上人表露自己的心意,所以她还特地画了一幅画,同样以一首七言绝句题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叶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这首诗体现马湘兰的另一种心态,她生怕心上人将自己看成寻常的青楼女子,认为自己对他的情意都是逢场作戏。
因此,她再次借断崖上的兰表露了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己绝对不是水性杨的女子。
王稚登的文采出众,他一眼便看出这两首诗中的情意。
然而,王稚登却表现得非常踌躇。
此时的王稚登已三十七岁,早已过了而立的年纪,可目前他的事业却不见起色。
眼看着自己就要进入不惑之年,可依旧没有功名在身,自己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显然,王稚登是个对待感情比较保守且负责的人。
他没有轻易地接受马湘兰,正是因为他不是个轻浮的人。
然而如今的王稚登,能给予马湘兰的却十分有限。
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中,王稚登已发现马湘兰是个情深意切的女人。
若自己轻而易举地作出承诺,对她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一种伤害。
倒不如暂时不许下诺言,这样两人还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继续交往下去。
除此之外,结合王稚登的身份来看他可能还有另一种的隐忧。
马湘兰虽然蕙质兰心,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女人,又与王稚登情意相合,但说到底她还是秦淮河畔上的妓女。
王稚登的思想再开放,也不可能不对马湘兰的身份心存芥蒂。
毕竟,在王稚登之前,马湘兰不知邂逅过多少风流名士,这让王稚登无所适从。
况且,王稚登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若王稚登迎娶了马湘兰,即便两人相处和睦,这件事也不会得到时人的祝福。
况且,马湘兰属于乐籍。
如果不能脱籍,王稚登娶她过门这件事就是违法犯罪。
即便朝廷不会追究下来,也会对王稚登的名声造成极大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因素,王稚登不得不装作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
之后,他只是将两幅画卷起收好,客客气气地向马湘兰表达谢意,转身告辞。
“可怜马湘兰仍然对他一往情深,在得知其搬到姑苏后,甚至直接追了过去经常安慰他。”
“当然只能以好朋友方式,也都没到婚嫁那一步。”
“邻居都以为是兄妹,而马湘兰也只把苦楚往肚里咽。”
“马湘兰与王稚登兄妹般的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下去,不知不觉就过了30多年。”
“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一个女人能为一个男子如此牺牲,确实太不容易了。”
“马湘兰对王稚登,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苦恋。”
“随着时光的流逝,马湘兰也逐渐明白王稚登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其实,像马湘兰这种人品高贵、才华高绝的才女。”
“并非无人追求,甚至可以说追求者甚众。”
“但都被马湘兰给一一拒绝了,她在情感上是一个很有洁癖的女子。”
“马湘兰为王稚登蹉跎了30多年的岁月,到了50岁仍然有年轻小伙子对她仰慕不已。”
“有一次,一位英俊多才的少年。”
“因仰慕马湘兰而拜访她,久久不愿离开。”
“这时外面来了一位要债的泼皮无赖,在外大喊大叫,结果少年立即慷慨解囊豪气地为她还债。”
“若非爱马湘兰,少年断然不会如此阔绰。”
“马湘兰本是豪爽之人,如此对少年特别好。”
“后来少年坚决要马湘兰为妻,还在秦淮河畔买了房子。”
“还给马湘兰置办了好些名贵首饰,但却被马湘兰断然拒绝了。”
“此时的马湘兰年已五十岁,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她认为年仅20岁的少年只是一时冲动,毕竟两人年岁相差太大,终究不会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