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94章 花柔陈阿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 花柔陈阿娇(5 / 5)

最终,太子被废,刘彘成功上位,陈阿娇也当仁不让的成为太子妃。

所以说汉武帝能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馆陶公主功不可没,这也是她们母女最大的资本。

在别人眼里,汉武帝也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可之于陈阿娇,不过是自己母亲培植的一股势力而已。

况且,双方的身份、地位在开始之初就不对等。

馆陶公主与汉景帝是同母姐弟,且感情非常好,深受隆恩。

王夫人勉强算是没落的贵族,没有强大的外家靠山,这就使得馆陶公主母女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

陈阿娇被废后,馆陶公主十分生气地去找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理论。

如果没有她,汉武帝如何能被册立,这一席话已经充分表明了她的心态。

同时,也已经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不单单是皇帝,任何一个掌权者都很在乎别人讨论他以前的事儿。

因为在发迹以前,这些人多少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些龌龊,有些甚至不择手段。

当成功后,已经在后来人面前建立起的光辉形象,很可能就会因为一句话而人设尽崩。

三国时期,曹操杀许攸就是个最好的案例。

纵然许攸有献计乌巢之功,可他张嘴闭嘴曹阿瞒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这将曹操的威严置于何地。

可以说,仗着功劳对汉武帝没有敬畏之心是陈阿娇被废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陈阿娇和馆陶公主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完全忽视汉景帝在立储过程中的作用。

自以为是,将拥立太子的功劳全归于自己。

汉景帝最终能立刘彘为太子,并非全因为馆陶公主的出力。

还面临着另外两个问题,如何说服窦太后不立自己的弟弟刘武为储君?如何在自己一堆不成器的儿子中挑出合适的人选?

窦太后最疼爱的就是她的小儿子,梁孝王刘武,她一直希望汉景帝百年后可以将皇位传给刘武。

而在七国之乱时,梁国力抗吴楚联军,战功卓著,刘武也更有了争储的本钱。

但是在平叛后仅一年,汉景帝迅速确立了太子人选,断了窦太后和刘武的念想。

可以看出,在立储问题上,汉景帝是非常果断的。

汉景帝在生育子女方面虽然高产,但是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不算已废太子刘荣,剩下的十三个儿子中,能有帝王之才的,除了后来的汉武帝,还真是不好选。

这些封国之王,要么早死,无缘立储。

要么骄奢淫逸,屡犯国法。

其暴行简直罄竹难书,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要么纵情声乐,无心朝堂。

资质人品最好的是河间献王刘德,但是他的母亲也是栗姬。

只看栗姬的种种表现,汉景帝也绝不可能把天下交给刘德。

面对这样的局面,汉景帝也是忧心忡忡。

这时,馆陶公主正好向景帝大力推荐刘彘。

而相比其他儿子的胡作非为,刘彘总算中规中矩。

再加上其母王夫人的低调谨慎,确实是个合适的太后人选。

经过一系列因素考量后,这个太子才尘埃落定。

所以,陈阿娇直到被废可能都没想清楚,拥立太子最关键的人并不是她们母女俩,而永远都是那个手握生杀大权的景帝。

陈阿娇和汉武帝这对青梅竹马的玩伴,本有可能成为神仙眷侣。

却因为陈阿娇高贵的出身,蔑视汉武帝,蔑视他的过去,这深深地触及到了一个汉武帝的痛点。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陈阿娇都不值得人们同情。(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