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张仪真正的对手是公孙衍。”
“此时的天下,分裂与兼并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相继上演。”
“张仪先是回老家魏国寻找机会,却到处碰壁。”
“之后他来到楚国,结果又被污蔑偷了玉璧,白白遭受鞭笞之刑。”
“公元前333年,张仪传闻秦国重用客卿。”
“于是赶往秦国探求时机,没想到这一去开启了他的人生。”
“据史书记载,张仪这次入秦获得了东周君的帮助。”
“在秦惠文王面前,他的口才得到肆意发挥,之后被秦惠文王任用为相。”
“说到合纵连横,就如围棋中的黑白二子。”
“所谓合纵,即合纵弱而攻一强,就是很多弱小的国家联合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被强国吞并。”
“所谓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由强国联合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同样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此时公孙衍的合纵,已经聚拢了一些小国。”
“张仪便反其道提出连横策略,拉拢弱国,以攻击其他弱国。”
“随即,秦惠文王派张仪前往各诸侯国游说。”
“因在魏国出生,熟悉国情,张仪索性把魏国定为连横的第一站。”
“张仪可以说是连哄带骗,把魏王PUA得精神衰弱,最终答应成为秦国的仆从国。”
“公元前313年,秦国准备进攻齐国,于是派遣张仪出使楚国。”
“楚怀王昏庸无道,张仪趁机说服。”
“大王若是能和齐国断绝来往,秦王愿意献出六百里土地。”
“等到楚怀王真的和齐国断交后,张仪赖账,狡辩只有六里地,这一举动也成功引来了楚怀王的十万大军。”
“然而,楚怀王没有想到的是,秦国早已与齐国结盟。”
“随后,楚怀王趁机提出只要交出张仪,就愿意将秦中地区奉上。”
“为了秦国的发展,张仪表示愿意深入虎穴。”
“只是没多久,张仪通过贿赂楚国宠臣和宠妃成功游说了楚王。”
“于是,楚国二轮游的张仪又回到了秦国。”
“张仪在楚国完成任务后,继续说服了韩、齐、赵、燕等国与秦国结盟,成功连横各国,破除了合纵联盟。”
“至此,六国联盟被分数,合纵之术彻底失败。”
“但没想到,在张仪回到咸阳城之前,秦惠文王去世了,秦武王继位。”
“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加上朝中大臣纷纷批评不讲信用,张仪为求自保只好识趣的离开秦国。”
“公元前309年,一代纵横家张仪在魏国去世。”
“世人都说,张仪狡诈。”
“因为他在游说诸侯时,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
“但三流谋士机警巧辩,二流谋士趋利避害,一流谋士掌控人心。”
“张仪看似披着三流谋士的外衣,所行之事却都是一流。”
“张仪两为秦相,前后共十一年,为秦国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战争损耗。”
“将秦国国力自商鞅变法之后,再一次推向强盛。”
“尽管张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也为日后的秦国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李斯:张仪把楚国骗了还敢只身赴楚,明知是死还敢去的天下没有几人。
张仪忽悠的都是秦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楚国和魏国。
对于秦国来说,张仪无疑是大大的功臣。
在秦惠文王时代,张仪受封为相,他的连横政策大破东方六国的合纵政策。
使战国另外两大强国楚国和齐国互相大大出手,秦国从中渔利。
然后,秦国又假意和齐国称兄道弟,表面上表示愿意平分天下,暗地里却一个个把其他五国灭掉。
等齐国反应过来的时候,秦国的大兵已从四面八方兵临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