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2章 道家宗师庄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道家宗师庄子(5 / 6)

“有用就是务实,务实就是功利。”

“仿佛我们出生就是应该去达成别人口中的所谓有用,但这是没有创造性的短视。”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因为一切有用都是从无用中来的,没有无用,则无有用。”

“不论是什么人还是什么事或物件,无用和有用都是并存的,没有绝对的无用,也没有绝对的有用。”

“我们这一生,总是在不停的去计较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也不停的去做一些看似有用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才让自己活得非常辛苦,最终变成了别人的奴隶。”

李世民:《庄子》这本书是道家文化的经典,它的首篇《逍遥游》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它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把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当作最高的境界来追求,认为只有忘却现实,超脱于物,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用简洁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引出了对人生境界的思索。

故事很简单,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深邃智慧。

《逍遥游》中说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意思就是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说的是眼界与局限。

人生如旅途,你来我往,每个人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和见识短的人争辩,纯属浪费精力。

与层次低的人说理,就像对牛弹琴。

关于这一点,庄子在《逍遥游》中就用讲故事的方式说过。

在北海有一条大鱼,在起风的日子里变成大鹏鸟。

因为它要借着这阵大风飞到南方去,这一过程历尽艰辛。

蝉、斑鸠、麻雀这些小东西对大鹏鸟的举动不能理解,也很不以为然,讥笑鹏多此一举。

它们觉得,一辈子生活在草丛树林就很好。

对于外界的各种不解、质疑、讥笑,大鹏鸟没有多发一言。

而是坚定自己最初的信念,乘风而行,一往无前。

人类社会,同样如此。

有些人惯用小聪明,有些人拥有大智慧。

有些人像故事里的斑鸠麻雀那样鼠目寸光,为眼前一亩三分地沾沾自喜。

有些人和大鹏一样志存高远,愿意为远大志向砥砺前行。

认知决定层次,眼界决定境界。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能为友。

《庄子》中有三句话,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和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和见识浅薄的人谈论天地大道,这些都没有必要。

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

有些人偏偏喜欢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这才是最深的局限,也是最大的悲哀。

突破认知局限,才能具有高见。

扩大眼界,才能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

人生苦短,寿命有限,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不解释,不争辩,走自己的路,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庄子在《养生主》里面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已。”

“这并非说我们不应该追求知识,庄子只是想告诉我们。”

“我们即便穷尽一生去追求,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有限的。”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努力去做就能实现的,我们需要顺其自然,而不是执着于自我。”

“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一切都为了功名利禄。”

“一味的去追求有用,只会让自己不堪重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