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32章 大清唯一的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大清唯一的皇帝(5 / 6)

“雍正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每天坚持批阅大量的奏折,不巡幸,也不游猎。”

“所有奏折均是亲手批阅,不假他人之手,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达1000多字。”

“雍正非常认真,他看奏折时常能从中发现问题,然后非得出结果不可。”

“如果臣下对他的批示毫无反应,雍正会立马发火。”

“雍正气愤时常常会走极端,并且容易暴怒。”

“有一次一个官员激怒了他,雍正当即在奏折上将这个人大骂一通,但是转念之后,又去赞扬人家。”

“有时候雍正也能及时认错,在年羹尧的案件处理完后,雍正曾多次公开认错,说自己用人不当。”

“当年,康熙皇帝就曾批评过雍正喜怒无常。”

“雍正用人有自己的原则,并不一味地拘泥于道德的约束。”

“在给心腹大臣田文镜、鄂尔泰等人的谕旨中,反复强调让他们不拘资格推荐有才干的人。”

“有才者总是恃才傲物,不容易驾驭,但是成就大业的却多是这样的人。”

“雍正认为,在力主革新的时代,必须要重用这样一帮有才能的人。”

“而对于昏庸腐败的无能官员,雍正坚决查处罢免,把他们的位子腾出来给有才干的人,雍正也因此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但是,这个名声对雍正不太公平。”

“比如对于才干之臣,雍正则是赞赏有加,给予他们加封赏赐、越级提拔等各种奖励。”

“对待有病的大臣,雍正还亲自派御医前往看望,像杨宗仁等都受过这样的殊荣。”

“对于政见不同的大臣,只要忠于国家,雍正照样信任。”

“例如朱轼曾经反对雍正提出的火耗归公政策,也反对西北用兵,但他有才干并且忠于朝廷,所以雍正仍然信任他。”

“而李元直是监察御史,在奏折中谈到雍正时言辞颇为激烈,雍正明白他没有恶意,仍旧让他直言无妨。”

“这些都说明雍正在用人上是非常重视才干的,也因此在雍正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人。”

雍正:朕唯才是举,何来刻薄寡恩之说,都是那些读书人故意编排朕。

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抹黑他,无非就是他的一系列改革侵犯了那群读书人的利益。

他锐意改革,强行推动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那时就知道肯定会有读书人对他不满。

他对此早有预料,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在他活着的时候,那些读书人不敢多说什么。

但等他去世后,不用想也知道,那些读书人不会放过抹黑他的机会。

“雍正一生共有八个后妃,这在历代皇帝中都算是少的了。”

“雍正当皇子时只有一妻一妾,即位后为了多生子嗣才纳了几个妃子。”

“正因为雍正洁身自好,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但是即位后他夜以继日地操劳,事必躬亲,最后还是病倒了。”

“雍正十三年,57岁的雍正在圆明园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可他并没有在意。”

“出人意料的是,几天后就驾崩了。”

“关于雍正的死因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也有的说是中风而死,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所以,雍正的死成了一个历史之谜,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的。”

“除了自己生日外每天只睡四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任谁都会积劳成疾,无法长寿。”

“雍正的一生伴随着许多谜团,从他的登基到他的去世,总让人琢磨不透。”

“雍正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这对清朝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雍正及时革除康熙朝弊端,使清朝更具活力。”

“历史上的雍正担负着许多骂名,弑兄、逼母、屠弟等,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不能仅仅从道德方面来对他进行评论,而是应该看到他为清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从这点上来说,雍正堪称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

朱元璋:好家伙,每天只睡两个时辰,比咱还要勤政。

听到雍正除了自己诞辰那天只睡四个小时,一向以勤政自得的他都不禁有些汗颜。

他自认为自己的勤政远胜于历朝历代的帝王,为此他还沾沾自喜。

但和如今的雍正比起来,他每天夙兴夜寐的勤政似乎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很快他就想开了,至少他没有因为积劳成疾而因病去世。

光是这一点,就比雍正要高明得多。

不过雍正累死这件事倒是提醒了他,适当的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避免自己操劳成疾,看来他以后也需要注意一下,不能太过勤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