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时候叫化肥车间。
而这个时候的化肥是由农技站和供销社销售,化肥厂也销售,但是考虑到运输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供销社和农技站在销售。
王青松没去找他们。
而是直接来到了焦化厂。
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年头都是公对公,很少有人走后门。
也很少有人干这个事情。
私人走后门的事情很正常,毕竟经历了民国、抗日、解放,一些人性还是一如既往保留下来。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但是公对公就很少。
一个是不允许,第二个就是个人不会自己掏腰包去干这个事情。
当然了,求人办事,请客吃饭还是有的。
来到地方,打着配件厂的名义,登记了一下,他便向着里面走去。
高高的炉子冒着的热气,园区里钢铁林立。
走了一会,来到了化肥车间附近。
王青松没着急过去。
而是在四周找了一圈。
没一会,一个台阶上蹲着抽烟的一个青年吸引了他的注意。
人多了不方便。
他直接走了过去。
“大哥,抽烟呢!能不能借个火!这出门洋火没带。”
过去以后,对着青年问了一声。
手里拿着一根烟。
对方看了看,将自己的烟递了过去。
王青松接过去,笑呵呵的把火续上了,:“谢谢了啊!”
“嗨!甭客气啊!”
对方也比较好说话。
王青松见状掏出了一根烟来递给了他:“来一根?”
对方看到烟盒子,诧异了一下。
“牡丹?”
不过还是笑呵呵的接了过去。
甲级烟里的顶级。
普通干部都没有这种烟票。
王青松给了烟,笑呵呵的坐在那里抽了起来,也没说话。
对方拿了烟,感觉不说话也不好,便笑着问道:“不是我们厂的吧?”
“不是,红星配件厂的!”
“哦,我说看着面生呢!衣服也不是我们厂的衣服。”
现在布料都是差不多,但是每个厂子还是有些细微区别。
对方一眼就看出来了。
“来我们厂办事情?”
“对啊!这不是厂里想开荒种粮食嘛!想找化肥厂弄点化肥!第一次来,还不知道找谁呢!”
这段时间上面是有政策的,允许厂子自己建立或者和农村生产队一起合办副食品基地,解决工人的副食品问题。
这个政策估计要明年开始工厂才会渐渐退出,将地还给生产队。
所以这个借口是行的通的。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