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2 / 5)

大家都知道,这笔我就不说了,他们的湖笔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

而且他们的工艺传承有序至今没有断层,所以不管是选材和工艺上基本上看不出来太多区别。”

说完,拿起一支笔开口说道:“这几支笔按笔种来分的话,是湖笔中的‘玉兰蕊’,形似玉兰花蕊而得名。湖笔制作工艺多达一百多道工序,参与的人也多,自然没办法留名。

但是笔杆上的刻字根据笔的质量,所刻之人的水平不一样,这款象牙鎏金笔,肯定是出自大师傅之手,这种人数量比较稀少。

博物院里有一款清朝嘉庆年的一款湖笔,细节上几乎是一致的。”

几人都是点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对比的方法在古玩鉴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之一。

杨总没说话,安静的听着。

过了一会,就听到老房在那里继续说道:“所以我个人判断,这可能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不过……这两支笔,工艺上倒是没什么区别,但是这刻字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迟疑了一下,指着其中一款说道:“这一款也是出自大师之手,但应该是有过缺失,后来补上去的,可能是清朝末年的。”

又指着最后一根说道:“这一根就比较明显了,是后仿的。”

听到这话,杨总轻轻点了点头。

这一套东西拿到也没有太久,总不能所有的东西都找专家来看看。

随后笑道:“辛苦房老了。”

老房谦虚了一下:“杨总客气了。”

一个结束,那自然是其他的。

一个一个被印证了下来,基本上和王青松的结论差不多,有差距,年代的悬殊比较小。

但是最后一个乾隆年粉彩龙纹碗倒是有了争议。

老刘坚持这是真的。

一部分是没看出来问题。

还有一部分是先入为主的观念。

认为杨总这样的人,特地拿出来这么多东西。

其他都是不够年头的。

这不合理啊!

怎么也有几款是真的吧!

于是这一个就被他坚持认为是真品。

三爷一开始也认为这是真的,但是想到了王青松来过这里,而且几个人又被邀请过来。

带着一丝丝的怀疑态度。

对比所有自己见过的东西,以及细节,最后给出了两个结果。

一个是洪宪瓷。

不过这个很快就被他给否决了。

随后拿着东西对着老刘说道:“还记得7501瓷吗?”

这话让老刘愣了一下,7501瓷是建国以后烧纸的一批毛瓷,也就是现代版的官窑。

当年全国各地四十多个制瓷大师接到委派,共同研制一批**占用瓷器。

7501瓷一共烧纸了12000件,成品只有四千件。

一千多件被送往某海,剩下的被销毁一部分,其他的都被封存了,后来改开以后,解开仓库被分发给了员工。

流落民间的不足两百件,加上被人使用弄坏打碎的,民间流传的不是很多。

每一个毛瓷,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随后想到了什么,惊疑道:“你是说当年景d镇的那个事情?”

三爷轻轻点了点头。

拿起那个小碗,用手电筒对着内壁留白的地方照射了一下。

流白处看上去像是一块玉一样晶莹剔透。

又轻轻弹了一下。

这才说道:“毛瓷四绝,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几点都符合了。”

老刘看着他,皱着眉头说道:“这不能说明什么吧?”

三爷点了点头:“是啊!我只是说符合毛瓷的特点,不能说明清时期就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

毛瓷集合的国内几十位顶尖瓷器大师,做出来的成品,已经完全达到和超过了宋明清几代瓷器官窑水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