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闻言笑了笑:“嗯,还是你们城里人有文化取的名字好听,这肯定不是二哥取的。”
就二哥那上了小学的水平,取的都是老家的名字。
王慧茹噗嗤一笑:“嗯,请老先生取的,合了八字。”
王青松点点头,将口袋里准备好的钱掏出来,塞在了小家伙的被褥里。
“来,灰灰,三叔给你钱买糖吃啊!”
也没给多,给了张三块钱。
其实这已经算是多的了。
一般都是一块钱。
王慧茹也没有客气,这都是正常的事情,都是老规矩了。
给了钱,王青松这才笑道:“二嫂你休息一会,我先出去啊!应该是大姐过来了。”
因为外面又传来了热闹的声音。
见王慧茹点头,他这才出来。
“姥爷,大舅妈,大姐!”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没来几个人。
现在不是后世,生孩子以后约定好哪天一起过来,而且还来很多人。
此时姥爷正在和二哥老丈人们寒暄着。
看到他,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青松,现在越来越像城里人的样子了啊!日子过的好就行啊!”
大姐过来,打量着他,一阵的高兴。
王青松看着黑黝黝的三人,知道现在农忙,都晒黑了。
二哥则是在那里抱怨着:“大姐,学文他们呢?怎么都不带来啊!”
姥爷这边毕竟是外孙了。
生的孩子都是重孙了。
自然稍微远一些。
但是大姐这还是两代以内呢!
自然稍微亲一些。
“孩子皮的很,来了太吵了。”
大姐不在意的说着。
二哥见状也明白,来人多了耗费粮食,路上又要路费。
随后对着王青松笑道:“老三,姥爷和大姐带了不少蔬菜,一会你们带回去一点。”
王青松点了点头。
刚要说话,王慧茹大嫂开口笑道:“我们就不用了,现在菜还能买到,不用这么麻烦,吃多少买多少就是了。放久了就蔫吧了。”
二哥闻言也没勉强。
其他东西就算了,现在是夏天,蔬菜可以供应的上了。
对方也就没那么稀罕了。
大舅妈和大姐见状去了屋里。
而姥爷则是在屋里坐着。
王青松见状问道:“姥爷,姥姥身体怎么样?”
一个多月没过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嗯,好多了,今年夏收她都下地了呢。”
听到这话,王青松点了点头。
姥姥可能是没用过什么药,药效还是很好的。
几个月的时间,不说断根,至少不用像以前一样天天躺在床上。
随后一阵的担心:“下地干活?行吗?受凉了咳嗽咋办?”
“没事!她天天咳嗽就那么个时间段,你的药一喝,再给她喝点热乎的,就不咳嗽了。也就偶尔吭两声。”
听他这么说,王青松也就放心多了。
看到姥爷对着他使眼色,他跟着站了起来,来到了院子外面。
此时大院里各家都在那里忙活着。
肯定都过来送礼了,估计晚上吃饭,不然的话,坐都坐不下。
来到大院,姥爷接过王青松递过来的烟,说道:“你们怎么又送粮食了?你们在城里还要过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