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这么说,王青松也不去劝说了,说到就行了。
“来,摘一点带回去,咱们这长了以后还没摘过呢!”
赵大田一边说,一边拉起旁边的一个篮子说道。
直接去了里面。
“不用了!三爷爷!”
“嗨,你客气什么啊!这东西本来就是你的东西,你自己忘记了啊!买这些东西也耗费了不少钱啊!生产队没钱给你,就拿这个顶账了,哈哈!”
笑呵呵的开着玩笑。
王青松闻言也就没有再去勉强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这里应该又买了锯末,不然没这么多。
自己上次买的麦麸够多,锯末还不够,最多只能做五十斤的菌包。
这里看起来不少。
结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这里的菌包多啊!
没一会就摘了一篮子。
大半是木耳。
“给,连篮子带去,等以后晒干了,给你留点,对了,你们厂要不要?要是话到时候给你们厂,不要的话,我们直接卖到供销社去。”
“这个到时候我问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副食品和粮食都有所缓解,厂里不一定会买木耳和香菇。
因为价格太高了。
现在这么稀罕,那是因为太缺了啊!
什么都缺。
只要能填饱肚子的,都行。
不过想想村里的产能不大,就算以后恢复了,应该问题也不大。
他自然不会给什么保证。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收了。
不用通过单位。
“三爷爷,您帮我开个证明,我去公社把手续给办了,中午就不在这吃饭了。”
“啊,好不容来一趟,你都帮村里这么多的忙,怎么连饭也不吃啊!是不是嫌饭不好吃啊!”
“三爷爷,这有什么嫌弃的,莪都是在这长大的。今天还是请假过来的呢!”
见他这么说,赵大田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那行,我给你开个证明。”
带着他来到隔壁的屋子,给他开了一个证明。
王青松拿着东西,稍微聊了一会也就直接离开了。
不过走的时候,还是给冯寡妇留了十斤白面和一斤咸肉。
没留太多。
赵大田看着手里的东西,再联想到孙秀禾的所作所为。
叹了口气:“作孽啊!”
……
王青松离开村子,骑着车子直奔公社。
有了上次的经验,赶在吃饭前,将手续给办好了。
接着就是去县里了。
到地方的时候是吃饭的时间。
找个地方吃了个饭,去农技站买了一些旧的化肥的袋子。
(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化肥袋子是什么材质的,就不写了,塑料袋那时候也不知道有没有。)
也没有买太多,毕竟一亩地用不了太多化肥。
现在已经是抽穗的追肥期,之前上肥料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亩地估计也就二十斤左右的追肥。
村里的田大概在二百多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