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深知,不把那帮家伙打疼,自己根本没法安心去挖秘窖因为那个“铁
锈镇’就建在原来的测试农场附近。
无人侦察机飞过头顶后,“狗肉’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
它的背上固定着一具大口径的狙击步枪,机械四肢灵活而敏捷,沿着废弃的高速公路快速跑动。
狗肉’的机动速度比人类更快,动静也更小,越障能力甚至更强。
它像一道幽灵般潜行数百米,最终钻进一辆锈蚀的货车底盘下,四条腿一折,埋伏下来,只留狗头上的两颗“眼睛’盯着前方。
这条高速公路早已废弃多年,路面破裂,裂缝中长出了杂草。
成千上万的废弃车辆稀稀拉拉地停在路上,有的已经被藤蔓和野草覆盖,有的则成了野生动物的窝。
有风吹过,公路上偶尔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往往是些易拉罐之类的废弃物在满地乱滚。
周青峰透过伪装斗篷的缝隙,注视着远处的公路。
他知道,反抗军很快就会派人出来搜查。而他和两个队友已经做好了迎接敌人的准备。
道路前方,两架多轴无人机带着低沉的嗡嗡声贴地飞来,机身上挂着细长的“触须”,显然是遥控携带炸药的“自杀式”无人机。
它们的飞行轨迹看似随意,实则精准,一旦发现目标,便会毫不犹豫地撞向地面,引爆自身。
“这帮反抗军真是不长脑子吗?”马伟摆弄着手臂上的战术平板,讥讽的暗笑,“每次都玩这招,从来不长记性。”
在他附近的一台报废车顶上,伪装得几乎与锈蚀车身融为一体的光电探头正以每秒数百帧的速度对周围区域进行拍摄和对比。
这台单兵用的光学侦查设备是被动式的,比人眼更敏锐、更可靠,只要不断电,它就不会疲惫,也不会懈怠。
当反抗军的无人机刚一出现,光电探头便迅速锁定目标,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马伟的战术平板上。
屏幕上,无人机的距离显示为一千多米。马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也没通知同伴,只是静静地等待。
两架自杀无人机在两三百米的高度继续向前飞行,仿佛对地面的威胁毫不在意。然而,当它们飞抵光电探头百米距离时,地面突然响起两声低沉的枪响。
一支霰弹枪装在便携武器站上,在光电探头的引导下,精准地瞄准了无人机。枪口喷出十几发小弹丸,在百米距离上扩散成直径约一米的弹幕,瞬间将两架无人机打得凌空碎裂,残骸四散坠落。
简单的两声枪响,敌我双方的第一回合便宣告结束一而第二回合,随即迅疾展开。
确认没有无人机威胁后,“狗肉’率先从埋伏的车底冲出。
它以低姿态小跑前进,机械四肢灵活而敏捷,像一道无声的幽灵,迅速向敌人的无人机操控人员可能潜伏的区域搜索过去。
周青峰单手抓着一挺中口径机枪,以狂放的姿态紧随其后,与“狗肉’保持约百米的距离。
马伟则留在后方,继续通过光电探头监控全场。他的手指在战术平板上快速滑动,调整着探头的视角,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与此同时,刘科放飞了一架己方的自杀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以极快的速度追上周青峰,甚至超越了狗肉’,直扑敌人可能潜伏的区域。
如果敌人有应对手段,顶多损失一架无人机。
如果对方是菜鸟,缺乏应对经验,要么被无人机发现并炸毁,要么被狗肉’盯上挨枪子。
如果遇到硬茬子,周青峰会迅速掩护“狗肉’撤回,双方再进行第三回合的交锋无论如何,只需两三个回合,三人小队就能摸清对手的底细,进而制定相应的战术安排。
如果三个回合还摸不清对方的实力,大概率是对手更强。三人会毫不犹豫地后撤,绝不会留在原地发傻。
只要己方的人还在,下次永远有机会。
在这片废土上,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永远不要低估对手,也永远不要高估自己。
现在就看对手有没有实力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