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再因为他的犹豫隐瞒,而坏了朱载坖在南京的战略意图,那可就亏大了。
所以在这几天的反复思索之后,朱载坖还是觉得李春芳说得对,高拱确实非常适合去南京执行他将要在南京制定的新政。
“去把高先找过来,也不用太着急,孤这边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
朱载坖放下了手中的朱笔,将一份刚刚处理好的公文放在了一旁,对着殿内侍候的孟冲吩咐了一声。
“奴婢遵命。”
孟冲对着朱载坖轻轻一拜,而后就轻步退出了文华殿,径直的朝着礼部衙门而去。
这个时候的礼部衙门也是喜气洋洋,自从袁炜告老,礼部的官员们都知道高拱随时都可能直升内阁。
所以在这几天里,高拱在礼部里也都是带着如春风一般和煦的笑容,所以这也使得礼部内的工作气氛,显得格外轻松愉快,每个人的脸上也都不由自主的挂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孟冲到了礼部衙门之后,礼部衙门前的守卫和门房见到孟冲,也是一脸笑容的迎着拜道:“孟公公好。”
这些年随着朱载坖地位的水涨船高,孟冲自然也提前享受到了被人追捧恭维的好处。
他看着礼部衙门的门房对自己如此友好的态度,脸上的笑容也是乐滋滋的。
孟冲道:“大家都好,高先生可在堂中?”
门房听到孟冲说的“高先生”,他也没有任何的意外,也知道孟冲说的这个“高先生”就是他们的礼部部堂高肃卿。
门房立刻回道:“部堂正在里面,小的这就带公公过去。”
孟冲笑道:“那就辛苦你了。”
说罢,孟冲就跟着这个负责引路的门房,一路到了高拱所在的办公屋内。
也正在处理礼部公务的高拱看到孟冲到来,他也笑容灿烂的站了起来,“怪不得今早的时候,老夫总是听到喜鹊叫,原来是公公要来。”
孟冲听着高拱的话,虽然心里很受用,但他也不敢托大,连忙也对着高拱行了一礼,“高先生折煞咱家了,那喜鹊叫可不是因为咱家,而是因为咱家带着王爷的信儿过来的缘故。”
高拱呵呵一笑,“公公请坐。”
接着高拱又喊着外面的人奉茶。
待到茶水送上之后,高拱才问道:“王爷有何旨意?”
孟冲微微笑着,“王爷让咱家请高先生到文华殿去,估计是好事安排给您了。”
高拱听到这话,也是心怒放,他这段时间期待的就是这个。
虽说内阁无定员,但是现在袁炜走了,所有人也都默认内阁里腾出了一个位置。
所以,这段时间高拱也是心心念念的期待着,自己这个礼部尚书能够转正到内阁里成为内阁大学士。
如今孟冲来了,还是带着笑容来的。
这对于高拱而言,不吝就是曙光乍现的幸福时刻。
高拱的脸上笑容藏不住的又对着孟冲说道:“辛苦公公了,快喝茶!”
高拱乐滋滋的对着孟冲微微敬了一下茶,孟冲也连忙端起茶杯,也对着高拱回敬着,他可不敢这么坦然的接受高拱如此一敬。
哪怕他是朱载坖身边的亲信大太监都不行。
要知道,高拱那可是被朱载坖一直挂在嘴边当做先生的人,而且这些年朱载坖对高拱的信任,孟冲也都看在眼里了。
他很清楚高拱在朱载坖心中的实际分量,可能要比外界猜测的还要高上几分。
所以,当他在面对高拱的时候,他也是尽量的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毕竟他又不像是陈洪那样的人,对权力有着近乎扭曲的执着,他只想安安分分的学习着已经被发配到皇陵那边监修吉壤的黄锦,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而且朱载坖也曾在他身边说过黄锦被发配到皇陵监修吉壤,并不是黄锦犯了什么罪过,而是嘉靖皇帝对黄锦最后的回护。
因此在其他人都以为黄锦是失势了,孟冲却清楚的明白,黄锦已经得了两代帝心。
等到将来某一日自己的主子裕王爷摇身一变成为大明至尊的时候,黄锦这位老祖宗很可能还是要回来的。
所以,即便是黄锦不在西苑,不在嘉靖皇帝身边,孟冲也在时时刻刻的保持着对黄锦的敬畏之心和效仿学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