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我爹是嘉靖> 第575章 首都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5章 首都的重要性(1 / 3)

说完了最简单最明了的胡宗宪去处之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重头戏了。

朱载坖的目光再次扫过徐阶,李春芳,袁炜,严讷等人,这四位内阁成员有时候看着是挺好说话的。

但只要涉及到了原则问题,他们还是会根据各自的利益或其他方面的考虑,和朱载坖据理力争的,否则他们何以成为百官所望的内阁阁老?

要知道做官的人若是只会一味的迎合,而无风骨和坚持的话,那可是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所以,有时候他们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意将自己爱惜如生命一般的名声变得一文不值。

毕竟对于这些官员而言,他们最大的依仗并不是皇帝给与的权位和官职,而是来自于天下士人的众望。

有了这些众望加身,他们方能变得“德高望重”,才能成为“士林领袖”,才能办成事。

否则的话,别说是当官办事了,能不能把屁股坐稳,能不能安全降落都是两说。

朱载坖当然也知道南京的问题非是一时之功,也非是找一个人,弄个新的制度和机构就可以高枕无忧。

要知道江南自古繁华,那边不光是经济水平好,而且读书人和风流雅士也都不在少数。

像这样的人,若是单看表面,好似他们的风流和精神面貌,正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所在。

可若是要在这样的地方做一些可能会影响他们自由,利益的事情,他们就会成为了一座难以移动的大山。

就比如在原来的历史之中,朝廷也想在江南地区丈量田地,推行一条鞭法,以恢复大明的财政和地方治理的难题。

可是结果如何呢?

即便是朝中有张居正这样的强硬改革派,南京有海瑞这样的坚强执行人,但最终迫于现实的压力,迫于悠悠之口的诋毁和反对。

张居正也不可能无视这些反对的声浪,强行的在江南地区推行一条鞭法,而海瑞即便是把火都烧到了徐阶的头上,也不见得他就可以直接震慑众人,将朝廷拟定好的国策在江南地区执行下去。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海瑞被雪藏,张居正向现实低头,江南地区还是原来那样“歌照唱,舞照跳”。

一直醉生梦死到了大明灭亡,满清举起钢刀让他们亲自体验一番到底是刀硬还是脖子硬之后,他们才老老实实按照人家的规矩交税交钱。

显然这样的事情朱载坖是不愿意看到的,但他也不愿就这么放任自流,任由南方如一处独立王国一样,在整个大明都火烧眉毛了,它们还是能自顾自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江南对于朝廷的意义又何在?江南对天下的意义又何在?

它们不能一边占着朝廷的好处,一边占着北方地区对他们的保护,就以为所有一切都是应得的。

因此,朱载坖必须要改变一些江南的风气,让江南的大族世家们和那些自诩风流的雅士们,切实的履行一次几十年后顾炎武所言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要不然就只会说漂亮话,只会挑问题,而不能切实的做出贡献,解决问题。

那么这样的江南对朱载坖而言,还不如北方边镇一处驻守草原的卫所重要。

至少这些驻守在边塞的卫所,还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定的抵御外敌,警示内地的作用。

朱载坖端起孟冲刚刚端过来的茶水,打开了盖子微微吹了一下,然后轻轻的啄了一口,湿润了一下嘴唇,最后放下茶盏在身前的案几上。

朱载坖看着徐阶等四人道:“诸位先生对南京和南京六部有何看法?”

徐阶等人听到朱载坖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南京和南京六部之上,他们也都不由的露出了一个迷茫的神态,但很快他们也把这一抹迷茫的神态给收起来了。

徐阶,李春芳,袁炜,严讷四人此刻也如老僧坐定一般,谁也没有第一个抬头回答问题,而都是在用余光注意在自己的前后左右,看看谁会第一个张口说话。

好像谁先开了头,他们就知道后面该怎么说了一样。

显得极为谨慎和鸡贼!

当然他们这些态度和样子,坐在高处的朱载坖也是尽收眼底。

不过朱载坖也未因此而觉得气恼,毕竟当官的哪有不谨慎的呢?

更何况是做阁老的大官。

他们的谨慎态度,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