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Act 38(2 / 2)

姜闻道头也不抬。

“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是启明星的用户。”真正的用户们很多都在催启明星开几个付费功能或者充值会员,因为他们更担心,免费的启明星会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活不下去。记者们,也关注宋敏行本人的想法。

在最新一次的采访中,宋敏行直面了这个问题。“酒香也怕巷子深。”

关于启明星近期的一系列宣传推广的营销举动,这是宋敏行给出来的答案。她抓住机会,顺便讲了一些启明星下一阶段的规划,以及即将推出来的全新模块和功能。

然而记者们却似乎对她本人更感兴趣。

提问的焦点从启明星转移到了背后的创始人身上,矛头直指那些围绕着她本人的争议。

在被记者媒体团团围堵的时候,宋敏行想到的,却是另一个完全无关的人。她想起赵九思。

之前会面的时候,两位天使投资人告诉宋敏行,启明星需要一些营销手段推广,提高知名度,增加用户。

所以宋敏行在新的学期特意选修了市场营销的课程。第一节课上,“赵九思"就作为一个当代最成功的艺术营销案例,被激烈讨论。

宋敏行也深刻领会到了什么叫做“毁誉参半”。老师说,在赵九思之后,很多艺术家和投资人试图去模仿她的营销道路,但是和那些试图模仿赵九思创作风格的人一样,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最后的总结是,营销只是手段,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本质内容。时间是公正的裁判。

很多没有营销,生前籍籍无名的艺术家,在身后也同样获得了正确的评价,声名鹊起。

…她和她的启明星,也要这样等待么?

宋敏行不是艺术家。

但启明星对于她而言,意义和价值等同于艺术作品之于艺术家本人。赵九思本人是丁克主义,她曾经明确表态,她这一生不会有孩子,她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她的孩子。

在这一重意义上,启明星也是宋敏行的孩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孩子一一她暂时没有二次创业的计划。

“怎么说呢,毕竟,我还是想在我活着的时候,看到孩子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啊。”

面对记者递过来的话筒,宋敏行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是领先于时代的先驱,所以可能要等到几个世纪过后,他们的价值才能被世人看到。

那些艺术作品创作之初,大抵也不是出于“被看见"的目的。宋敏行自认是个俗人,有着世俗的梦想。

她想看到启明星被广泛使用,用户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最偏远的深山里,在最辽阔的海河间,都能看到启明星的光,以及它照亮的孩子。

而且,宋敏行知道,一旦她退了,若初始团队土崩瓦解,即使后来人看见启明星的盈利空间,接手并继续投资这个项目,那么最终产出的,也只会是顶着“启明星"名字的,与她和她们的理念截然不同的,一个空壳。不管是宣传,还是维护,接受鲜花与礼赞,还是承担骂名与批判,她都必须亲自迎上去。

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启明星APP正式上线的一个月,她们收到了最好的“满月礼"。启明星的注册用户数量,在这个时间点,迈过了百万大关。这个意义超过了百万下载量。

因为下载量和注册用户之间,还隔着一个转化率的问题。一切都是值得的。

明明更喜欢安静的宋敏行,站在嘈杂喧闹的包围圈中,对自己说道。至于她自己一一

“毁我誉我…”

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记者摄影们"咔擦咔嚓”快门声此起彼伏,话筒的线也缠绕拉扯着,挤破头似的递到受访者的跟前。

宋敏行在不断闪烁的白色闪光灯之中抬起脸庞,直视镜头,轻声道:“………听之任之。”

“对我来说,全都没关系的。”

年轻的创始人微笑着说。

在她说出这句话的一瞬间,记者们突然停下了围追堵截,摄影师们也忘记了按下快门。

在场的所有人,在这个瞬间好像明白了,她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在融资的初期,宋敏行曾经有个绰号,“骑着共享单车拉投资的创始人”。启明星种子轮第一笔百万美元的投资,就是她骑着共享单车拉到的。而现在,这位年仅二十一岁、坐拥千万美元估值产品的年轻创始人,她的“座驾″仍然是一辆自行车。

同学们常常见到她骑着自行车,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飞驰而过的身影。就像少年一样。

而她……也的确是少年。未曾改变过。

几天之后,一组照片在网络上爆火。

照片上,宋敏行站在城市的中央。

在最高的大楼下面,隔着一个路口,她抬起头,看全国最贵的那块广告屏上,投放的启明星的宣传短片。

然后,在下一张照片中,这位刚刚拿到五千万A轮融资的年轻创始人,低下头,吃了一口便利店的冷饭团。

一一咸蛋黄肉松馅,售价八元。

照片出来后,这款饭团跟着一同走红,经常一上架就迅速售空。这一切就好像,什么都不能改变她。

百万美元的融资,千万美元的估值。

数不清的钞票与金币满天坠落的资本美梦中,她仍然保持着冷静,沉稳,和镇定。

知名天使投资人蒋光楣女士曾经如此评价宋敏行:“她拥有着和年龄不相符合的卓越技术,以及,非常、非常稳定的核心。”一向严谨的投资人甚至连续使用了两个“非常”作为修饰的程度限定词。“前者,来自于她惊人的天赋和持续的努力。”“后者……无人知晓,它源于何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