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在北宋靠摆摊> 第 3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章(1 / 1)

第37章第37章

后面就不再逛了,三人找到一处地方卖鸡蛋。张二伯负责叫卖,张希瑶和陆氏坐到他后面,两人商谈怎么做这个枣饼。想要饼子好吃,一定要发面。死面肯定做不出这么松软。枣子泥里面要加糯米粉,这样才能粘合在一起。她们在议论的时候,收税的人来了,张二伯又心疼得直抽抽,这边摊位费居然要三十文。他得知这么贵,直接气得不摆摊了。三人就在夜市闲逛。卖吃食的摊子很多,人流量也大。而且张希瑶要是将摊子支过来,应该也能赚钱。就是离得太远,过来不方便。还是得再等等。在夜市逛了半个时辰,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张二伯就带着两人去了一家脚店。

他也是跟摊主打听,才知道外地人可以住在脚店。价格自然比城外要贵。但是明天赶早市就方便多了。

男女分开。张二伯去里面的大通铺。张希瑶和陆氏到外面的大通铺。那脚店的女掌柜还以为张希瑶还是小子,拦着她不让近。直到张希瑶说自己是姑娘,女掌柜打量张希瑶半天,这才放行,“你这气度一点不似姑娘。”

张希瑶笑笑没说话,这大通铺没有几个女子。普通女子并不在外留宿。张希瑶刚要躺到床上,闻到一股酸臭味儿。这房间没有窗户,好久没通风。好在这里面刚刚熏过,没有蚊子。比住在外面强。张希瑶把大通铺叠一叠,不准备盖它的被子。陆氏小声问,“阿瑶, 你说会不会碰上小偷?”张希瑶还真不知道“咱们警醒些。”

陆氏点头,“那我盯着点儿。你快睡吧。”话虽如此,但陆氏太累了,没一会儿就歪着脑袋睡了过去,反倒是张希瑶白天睡了三个时辰,这会儿躺在床上想种地的事情。她知道水稻可以杂交。玉米也可以杂交。可是甜菜是怎么杂交的?是不是要等开花时,互相授粉?

哎,要是可以嫁接就好了。她小时候看过阿爷阿奶给果树嫁接。这甜菜可没法嫁接。

她想了一晚上,早上五点多是被陆氏给拍醒的。张二伯在外面喊她们,去赶早市,再晚就来不及了。张希瑶和陆氏急急忙忙收拾东西出了房间。陆氏昨晚睡得很好,但张二伯和张希瑶一直在打哈欠。陆氏有点不好意思,“阿瑶,昨晚你该叫我的。我怎么就睡着了呢。”“没事儿。我白天睡得多,不困。“张希瑶看向张二伯,“二伯没睡好?”张二伯累得提不起精神,无力地摆了摆手,“别提了。那脚店住了一帮汉子。我背着一筐鸡蛋,不敢睡啊。”

钱都放在张希瑶的篮子里。可是鸡蛋一直是张二伯背的。张希瑶觉得应该把鸡蛋放在她们那个大通铺。张二伯却摆手,“算了。要是真放进去,说不定有人去撬你们的门。”三人赶到东华门的早市,这边已经来了很多人。饮食、时新花卉水果、鱼、虾、蟹、鳖、鹌鹑和兔子等野味肉干、金玉珍宝、服饰,应有尽有。张希瑶昨晚没看到的东西,这会儿全聚齐了。张二伯背的鸡蛋在这里算是相当普通了。

三人找了个特角旮旯的位置,很快就有人过来收摊位费。这边价格更高,四十文,比夜市还贵了十文。不过有一点好,这边收费不按种类,按占地面积。他们卖蘑菇和鸡蛋,但只占了一点地方,所以只收了四十文。张二伯这会儿已经习惯了。

他背了这么久,只想早点把鸡蛋给卖掉。

张希瑶给张二伯算了一笔账。他带来五百颗鸡蛋,一块一跟村里人收的。至少得卖一块三,他这一趟才值。要不然他就亏本了。张二伯点头。

张希瑶把几样蘑菇的价格告诉陆氏,让她不能便宜卖。陆氏也明白,好不容易背过来,再便宜卖,那不是傻子嘛。也就一会儿功夫,有个宫里的采买看到这边有新鲜松茸。张希瑶报了价钱。她刚刚也注意到有人卖松茸,只是品质没她的好。所以她报的价格跟那家一样。新鲜松茸卖一贯钱一斤。他们从村里收上来是二百文,卖到镇上能贵五十文。松茸可是难得的贵物,村里人找这个都快把山给翻遍了。

张希瑶这么一要价,陆氏和张二伯都看傻眼了。可是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采买没觉得贵,而是直接让她称重。付完钱,采买走了。陆氏刚要张嘴,被张二伯打住话头,阻止她问下去。这地方都是人,万一传到别人耳里,还以为他们是骗子呢。接下来的几样干蘑菇也被大户人家的采买买走了。价格也比镇上要贵,不过没有贵太多,只贵了一倍。想来也是因为干蘑菇容易储存,所以价格还算稳当蘑菇卖完,三人盯着这一筐鸡蛋,有点太挤,张希瑶就在附近逛逛。兴许能看到奇珍异宝呢。

以张希瑶的眼光,这些新鲜水灵的青菜瓜果根本不算什么。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新鲜瓜果就是难得的美味。

许多穿着体面的有钱人都在购买。还有不少是宫里的妃嫔派下人出来采购。下酒菜都是提前做好,点了马上就能装盒带走。张希瑶现在买不起贵价东西,她扫了一眼珠宝首饰和服饰,马上就移开。直到她停在一处花卉处驻足观望。

这边一大片空地摆着各种花卉,有盛开的牡丹,红的,黄的,粉的,紫的都有。还有月季、芍药、棣棠、水仙、映山红等等。有两个宫女打扮的姑娘似是在挑选。

张希瑶悄声凑过去,听到她们在讨论买哪一种。这些花是极贵的,尤其颜色越稀有就越贵。宫女出来时没带那么多钱,就想让摊主便宜些。但是摊主显然想多挣些钱,一直诉说自己的难处。张希瑶听到一盆牡丹居然要价三十贯,也是暗暗咂舌。虽说绿牡丹确实特殊,可也不至于如此贵。两个宫女在那边叽叽咕咕半天,最终选好了,摊主卖了一盘绿牡丹给她们,价格是一文不让。等她们走后,张希瑶站在摊前,指了红牡丹问摊主,“这个多少钱?”“红牡丹两贯。”

张希瑶颔首,养花不易,要是连红牡丹都这么贵,她真要以为自己找到一条发财路子了。

她指着一盆绣球花问摊主,“这个呢?”

相比牡丹的娇贵,绣球花要容易许多。张希瑶上辈子是云南人,那里可是有全世界最大的鲜花交易中心。她小时候曾经跟着爷奶到花圃打工赚零花钱,名种花卉的种植条件,她都知道。不过云南四季如春,很适合种花,开封养花得注意温度。

摊主笑道,“八仙花一贯钱。”

张希瑶知晓摊主不会便宜,掏了一贯钱买了一盆。她捧着花又逛了一圈,没看到新鲜的东西,就回了卖鸡蛋的地方。背篓里的鸡蛋已经少了一大半,张希瑶朝两人恭喜,“这才多久居然卖这么快。”

张二伯兴冲冲回头,看到她抱着一盆花怔住了,“哪来的?”“买的。”

张二伯抖着嘴唇问,“多少钱?”

“没多少钱,就几十文而已,那边有个绿牡丹居然值三十贯。“张希瑶没敢告诉他们真实价格,怕他们接受不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很省了,可张二伯和陆氏不这么想。这孩子是真败家啊。花这么多钱买一盆花,不当吃不当喝。张希瑶可不知道他们的想法,见有人过来问鸡蛋,就催促二伯快招呼客人。等张二伯送走一单生意,他看了眼花,不再说什么,反而兴冲冲道,“我刚刚把鸡蛋涨到一文四。也有人买。”

张希瑶刚刚看了一圈,只有两家卖鸡蛋的。那家卖的东西比较杂。鸡蛋很少,价格是一文四。

“挺好的。你这趟没白来。“张希瑶也跟着笑了一声。陆氏看着她怀里的花,纠结半响,“咱们山上有那么多野花,全都不要钱,你干嘛花这么多钱买花?”

张希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告诉她,红牡丹和绿牡丹的差价足有二十八贯。

陆氏成功被她带歪,“颜色不一样,价格差这么多?!”她也算是长了见识。

张二伯也是满脸唏嘘,“我算是长了见识。对面那个银簪,连一两都不到,居然能卖到五贯。许多人还抢着买。”张希瑶失笑,“人家卖的是手艺。打造那种工艺的簪子很费功夫的。”张二伯反正没看出来哪里好。可这些有钱人就像买白菜一样哗啦啦挤过去。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张二伯的鸡蛋全部卖完。三人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到包子铺买了两个素馅的包子。镇上卖的素馅包子里面也掺着粗粮,可这包子明显白净许多。当然价格也贵了一倍。张希瑶胃口小,一个就够了。陆氏和张二伯却明显不够,张希瑶要再买几个,他们却拦着不让,“太贵了,咱们回家吃吧。”张二伯提议现在就出城,张希瑶却觉得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要多逛一会J儿。

陆氏就好奇问,“我刚刚在摆摊时,听到瓦子巷,那地方是干什么的?咱们去看看吧?”

张希瑶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说,就看向张二伯。张二伯也好奇呢,他点头,“行啊。这附近就有一个瓦子巷。咱们去瞧瞧。”

张希瑶跟着他们一起往前走。确实没多久就有一家。人也很多。进去就得收费。十文一人。

张希瑶上辈子看过那么多歌舞,她不稀罕,所以就大方道,“你们去吧。我就在门口等你们,替你们看着东西。”

瓦子巷不能带太多东西。穿着还得体面。

张二伯觉得没看到东西,就要花十文,他不想花冤枉钱,就问一个叫卖的摊主,询问里面卖的什么。

摊主给他解释,“这里面不是你们进去的地方。全是达官贵人看表演的。张二伯听罢,打退堂鼓。

三人沿着瓦子巷一直往前走,又到了州桥,这边依旧有许多吃食开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有个新店开业。而且是个大酒楼,正在举行活动,吸引许多行人驻足围观。

只见门口站着一排榜大腰圆的粗壮大汉,全都光着膀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打架。可仔细一瞅好像不太像。因为这些壮汉前面各摆着一簸箩的馒头。这些壮汉身后的门头还贴着红纸黑字,张二伯不认识,就问张希瑶,“上面写的什么呀?”

张希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大胃王比赛。每人交五十文钱,吃馒头最多的人可以得到一锭银子。足有十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