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0章
村里人也将找到的知了猴拿过来卖。
别人还好说,有一个妇女过来时,张婆子脸色跟平时不一样。张希瑶察觉出有异,就问年纪小的秋花这婶子是不是跟张婆子有过节。秋花没什么心眼,就小声道,“阿奶昨天刚跟大伯娘吵架。今天她又过来卖知了猴,脸皮够厚的。”
张希瑶微怔,这人一看就是成了亲的妇人,所以她肯定是大伯娘的儿媳妇。大奶奶一共生了四女两儿。至于这是大儿媳还是小儿媳,张希瑶从面相上看不出来。
这妇人似乎也觉得难为情,但还是不舍得银钱。张婆子倒是没有为难一个小辈,收了知了猴后,让张希瑶负责查数,算出金额后,她爽快付了钱。
妇人嘴里道谢,忙不迭走了。
张希瑶朝张婆子翘了个大拇指,“阿奶大气!”张婆子得意地一笑。那是!她又不是大嫂,干不出为难小辈的事情。秋花很是不解,“为什么每次来咱们家卖货都是二伯娘?”夏花帮着一起洗知了猴,“还能为什么?大奶奶不喜欢二伯娘呗。”大郎觉得夏花这话不靠谱,“怎么可能不喜欢?二伯娘不是生了三个男娃吗?”
张希瑶在边上静静听着,也听出一些名堂。大奶奶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大伯娘姓文,连生三个女儿,至今也没个男丁,但她嘴甜会哄人,将大奶奶哄得眉开眼笑。二伯娘姓李,连生三个儿子,却在家里当牛做马,大奶奶跟张婆子每隔几天就吵一回架,但是过后她照样让李氏把鸡蛋拿过来卖。村里人觉得大奶奶是个奇葩,大功臣李氏不喜欢,喜欢文氏这个不中用的婆娘。
张婆子脸都黑了,“我真是把你们惯坏了。居然编排起长辈。洗澡了吗?明早还要下地拔草。还不快去睡觉。”
孩子们就怕她发火,麻溜去洗漱。
待村里没人过来卖知了猴,张希瑶开始再数一遍。家里没有会数数的人,一般数到三十,他们就歇菜了。一帮孩子围在这儿,张希瑶有心教他们,就让他们每人数出一百,然后交给她!
孩子们跟着她一起数。但他们速度没她快,数着数着就迷糊了。只有夏花跟着她数对了。张希瑶夸夏花聪慧,一学就会。夏花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全部数出来后,包括他们自家人找的,总共有18688只知了猴。两斤的酒坛装不下,张婆子就用家里腌菜的坛子。将坛子放到木箱子里,许氏期期艾艾过来,要昨天卖知了猴的钱。说好了一半交公中一半给他们自己。婆婆回来后就不提这事了。陆氏可以忍,许氏可不行。
张婆子付了钱,让他们自己下去分。
许氏朝陆氏道,“大嫂,咱们一人一半吧?”陆氏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张婆子瞥了瞥嘴,二房孩子都比大房小,却要跟大房平分。还真是占便宜没够!不过她一个当婆母的,也不可能掺和这事,就当不知道了。扭头,张婆子给张希瑶灶房柜子的钥匙,让她饿了就自己做点好吃犒劳自己。
张希瑶收下钥匙,这可是她奶的掌家大权,阿奶去镇上摆摊都不肯把钥匙给大伯娘和二伯娘。可却舍得给她。
她朝张婆子甜甜一笑,拿着钥匙回屋。
张希瑶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张大伯、张二伯、张大郎和张婆子已经去镇上卖货了。
张老头带着家里的女人们去地里拔草,只有六岁的四郎站在院子里的角落,给磨盘扫豆渣。在农村的孩子,六岁已经能干不少农活。扫豆渣已经算是非常轻省的活计。
驴绑上架子后就一直围着磨盘转。但是得有人时不时拨磨眼,以防堵住,豆子下不去。还得把磨好的豆渣扫到木桶里。有时候驴听到周围没有人了,懒驶也就站着偷懒不走了。
看到张希瑶醒来,四郎就跟她打招呼,“阿奶早上就走了,阿爷让你起来把饭给做了。”
哪怕张希瑶病了,也得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她倒是可以做饭,也很乐意,可她一个人怎么又炒菜又烧火?张希瑶琢磨半天,觉得还是做轻省点的吃食。她实在不想省豆饼,就舀了一勺粗面,然后用筛子将里面的麦麸筛掉。这筛子并不细,也只能筛出七成麦麸。但张希瑶已经满足了。她将筛下来的面放进盆揉成团。
外面猪在叫,四郎喊她先给猪喂了。张希瑶肚子饿得不成,她可不想去割猪草,就将刚刚筛出来的麦麸放进锅里,再加了些豆饼和水煮熟,然后倒进猪槽给猪吃。
猪有了吃的,不再叫唤,她才开始继续琢磨她的饼。她去菜地拔了些韭菜,又把之前炸好的油炸切碎,放进去,再把豆角也给切碎了,打了三个鸡蛋进去,加入酱油、盐。又舀一勺猪油化开,再把它盛出来,搅拌好。条件有限,只能放这些调味料。然后她就开始做饼。古代发面时间很长,她只能做死面饼。
将馅料裹进面团,将它用擀面杖擀成饼,再灶膛添些麦杆,要小火小火地烧。
怕它糊了,张希瑶还倒了些油。
即便如此,四郎还是闻到香味,豆渣也不扫了,就趴在灶房门口张,“阿瑶姐,你做什么好吃的?”
“饼啊。"张希瑶知道他馋得不行,让他先过来帮忙烧火,“我一个人不好烧,火势控不好。”
四郎原先还有些犹豫,听了她的话立刻坐过来。时不时就勾头往锅里看,嘴边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好香啊。”不过他还会担心张希瑶,“阿奶要是知道,肯定会骂你的。”“骂就骂吧。只要你们吃得开心,我挨几句骂没什么!"张希瑶甜话张嘴就来,俨然把自己当成一心为大家吃好也甘之如饴的大姐姐。四郎感动得稀里哗啦,“阿瑶姐真好。”
等一个饼出锅,张希瑶掰了一小半给他。四郎接过来,烫得吡牙裂嘴也不舍得放手,咬了一口,那双眼睛在火光的照耀下更亮了几分,“真好吃!”张希瑶就笑,“昨天你们找知了猴太辛苦了,让你们吃顿好的。”四郎让她也吃。张希瑶肚子也饿,可是饼子太烫,她得等等。这会儿不怎么烫了,她咬了一口,说实话叶道只能算一般。这粗盐还是有点苦。再加上没有味精,也没有耗油,生抽,不怎么好吃。可是当四郎那双求认同的眼神看过来时,她只能笑着说“好吃。”四郎嘿嘿笑,“我今天还要去抓知了猴,卖了钱,我就可以天天吃油饼。”这愿望真够质朴的。张希瑶没说什么,继续烙饼。等他们烙了十来个饼子,外面突然传来陆氏的大嗓门,“哎呀,这驴怎么停下了?”
张希瑶一个咯噔,四郎已经从灶房冲出来,“我帮忙烧火去了。”陆氏帮着拨磨眼,推着驴走,磨重新动起来,嘴里还不忘唠叨,“四郎还是太小了。”
许氏不乐意了,“你没听我家四郎说嘛,他是帮阿瑶烧火了。”陆氏嗅了嗅鼻子,“做什么好吃的?我怎么闻到油味了?”四郎抓抓头发,得意一笑,“阿瑶姐姐说我们昨晚抓知了猴辛苦了,特地给我们做了油饼。”
陆氏瞪大眼睛,声音拔高,“油饼?!”
张老头扛着锄头进院,刚好听到这声叫喊,眉毛倒竖,“油饼?吃这么好?!”
张希瑶将最后一个饼子盛出锅,冲他们笑,“对啊!”张老头也没说什么。跟在他身后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全跑到灶房看油饼。张希瑶让他们先去洗漱。她则继续烧锅,给大家烧了一锅开水。没办法,她接受不了喝生水。虽然这时候的生水很甜很解渴。当饼子和凉白开端上桌,许氏就开喷了,“烧的开水?你去捡柴禾啊?!张婆子不在家,许氏就以为她是女主人了,张希瑶这性子能惯着她?!她冷了脸,丝毫没给她留面子,“书上写:人喝烧开的水不经常生病,肚子里也不生虫。如果二伯娘觉得你的命还没有柴禾值钱,可以继续喝生水。我们张家的孩子,从小被阿爷阿奶宠着养大,没有你们许家姑娘皮糙肉厚,禁不起折腾。”被一个小辈下了面子,许氏脸色当即就不好看了,她放下筷子刚要骂,被张老头扫了一眼,她那气焰当即就消下去了。她看了一眼陆氏,想找同盟,却发现几句话的功夫,她这妯娌已经吃下一张饼了,那眼睛还直勾勾盯着剩下的饼呢。她也顾不上找回长辈的面子,立刻开始吃起来。一开始张希瑶没打算分食,可是眼瞅着大伯娘已经吃进去三张饼,而且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再这么胡吃下,下午阿奶吃什么?!她忙按住饼,“不能再了。得给阿奶,大伯,二伯和大郎哥留些。”大伯娘意犹未尽舔了舔嘴唇,收回手,她摸了摸肚皮,“什么时候能吃尽兴就好了。”
张希瑶好奇问,“大伯娘,你吃这么多,力气怎么不大?”明明大伯娘正当盛年,可是她眼瞅着大伯娘的力气还没有阿奶大。大伯娘一头雾水,不明白力气大和吃得多有什么关联。张希瑶见她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直接岔开话题,问二郎、夏花要不要跟她去山里。她想去山里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卖钱的好东西。没办法,她暂时想不出物美价廉的吃食,自然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郎好奇,“天这么热,去山里干什么?”他一开口就被夏花怼了,“当然是挖知了猴了。我刚刚看到好多人拿着铲子进山挖知了猴呢。咱们今晚估计摸不到多少了。”他们没有灯笼,山脚又那么多人找。就想着趁白天去山里挖。张希瑶眼睛一亮,也可以啊,她点头。
“行吧。那就去吧!"几个孩子答应了。油饼还在手里呢,他们当然想天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