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笑骂道:“你还有脸让我请?上次出任务时,你讹了我多少顿饭?”
“那不一样,去你家里去吃,和在外面吃,那是两个意思。”
“行,行,算你一个。”陈浩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给自己老婆。
胡长羽道:“时间紧急,咱们先去楼上开会。”
“好的。”陈浩放下手机,只是发了一条短信出去,叫陈淑慧买些好菜,晚上家里要来客人。
说是开会,并不正式,只是案件的侦办人聚集在一起,开一个碰头会,这样的会议每天的早晚都会进行,都是对案情的梳理和分析、以及汇总新调查到的线索。
陈浩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马克笔,在白板上圈起何天祥的照片。
“一周前,也就是六月十号,何天祥出现在我们市内。至于我们是怎么发现他的,那是因为交警在当天处理一起交通意外事故,在调取道路监控过程中,在监控里发现他的身影……”
说着,陈浩身后的大屏幕出现一张从监控里截取的照片。
左上角的时间显示是六月十号的晚上七点三十分,地点是在将军路和堰塘路的十字路口。
照片上,两辆轿车在路面上追尾,恰在这个时候,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人从人行道走过。
因为追尾发生的那一刹那,这个男人往路面上瞧了一眼,道路监控正好拍到他的正脸。
这张脸就是a级通缉要犯何天祥!
什么叫a级?
公安部认为应重点通缉的在逃人员而发布的命令,主要适用于情况紧急、案情重大或突发恶性案件。
a级通缉令的嫌疑人一般是犯了严重的罪行,并且全国联网追逃,各地县局和市局都得密切注意这个犯罪分子。
交警当即对这张脸进行面部识别和对比,确定无疑是何天祥后,交警支队立刻上报给了市局。
这之后,陈浩带队追捕,在观看了大量的道路监控、寻找目击证人后,最后锁定何天祥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在四水桥一带。
当即,陈浩实施了抓捕任务,在特警和分局刑警的配合下,最终在四水桥的桥洞里抓获何天祥。
随即,大屏幕上出现桥洞内的照片。
陈浩道:“大家可以看见,这个何天祥长期居住在这个四水桥的五号桥洞,除了他之外,还有三个流浪汉。
我们抓他的时候,他身上携带了一把手枪,并且还有二十三发子弹,这个手枪就是在去年,他在川省枪击两名被害人所使用的,是同一把手枪。”
这时,罗锐举起手:“怎么确定这何天祥是有一个团伙的?”
陈浩回答:“这是三个住在桥洞里的流浪汉提供的线索,他们说,何天祥是在抓捕他的十天前,来到的桥洞。
当时,只有何天祥一个人,流浪汉们把他也当做了一类人,还找他聊过天,但他没搭理对方。
这之后,何天祥白天睡觉,晚上出去,并且有一个晚上,也就是六月十五号的深夜,有一伙人来到了桥洞,这伙人从流浪汉睡的三号桥洞路过。
当时有一个姓金的流浪汉被吵醒,他看见了这些人,而且还很好奇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于是他就悄悄的跨过四号桥洞,往五号桥洞偷看。
这一看,他就发现这伙人起码有五个人,而且其中还有人拿着枪。
加上何天祥一起,这伙人一共六个人,在桥洞内商量什么,但是因为这个流浪汉被吓着了,没敢偷听。”
罗锐向其他人看了看,见他们没有发言的冲动,应该是大家都已经了解案件,就自己和蔡晓静等人还不知晓。
“一句半句都没听见?”
陈浩点头:“我们仔细问过了,这个金姓流浪汉确实没听见,这伙人商谈的声音很小,再加上当时桥面上有汽车路过。”
“那可不一定……”
“我去实验过。”
陈浩这句话马上打消了罗锐的疑虑:“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我模拟了当时的场景,不说当时有汽车从桥面上路过,就算没有轮胎碾压桥面的声音,站在四号桥洞里,也听不见五号桥洞内的声音。”
“那这个流浪汉有没有看清楚这伙人的脸?”
陈浩摇头:“没有,他说当天是大半夜,光线太暗,而且他不敢仔细看。”
“监控呢?这泗水桥周边的监控,应该查过吧?”
“只有桥面上有监控,桥底下没有,而且我们模拟了这伙人的路线,以此来查找道路监控,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
而且,现在何天祥死不开口,所以案子就走到死胡同。”
罗锐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以为能找出破绽,但又想着,青鬼陈浩又不是平庸之辈,他该调查的都已经调查过了。
现在的方法就是跟何天祥死耗,看能不能问出什么来。
要不然,陈浩也不会审了他好几天。
陈浩叹了一口气,摸出烟盒,想要抽一支,但看见胡长羽在,所以他还是忍住了。
“这个怪我,要是我当时不急着抓捕何天祥,先搞清楚状况,其实可以把这伙人一网打尽的。
抓了何天祥,并且通过金姓流浪汉的口供,我们马上就在四水桥布置了眼线,但这伙人这几天都没再出现过。”
“这不能怪你。”胡长羽道:“谁都不知道何天祥竟然纠集了一伙人。要不是你提前动手,如果让何天祥跑了,咱们这才要担责呢。
别的不说,现在川省那边听见抓到人了,已经派人过来,准备把何天祥转回去。”
陈浩马上道:“那可不行,他还什么都没撂,要是藏在市里的这五个歹徒,持枪行凶,我们怎么对得起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