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白虎城
白虎城栖息的这一座山形似老虎,因此得名虎山。后来白虎城坐落于此,且城邦主体大半藏于山体之中,在没有破坏山体外形的情况下,使之远看更像一只英勇威武的老虎了。城邦创始人便根据古时四守护神之一的白虎来取名,因为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且具有禳灾、祈丰等寓意,也算是一个美好的寄托吧。不过关于取名还曾发生过一件小事,就是青龙城原本不叫青龙城,是它某一任城主抱着力压白虎城一头,甚至想要吞并它的想法,才改了名叫青龙城。因为这个缘故,这两座城邦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谁也奈何不了谁。估计谁也没料到那一任城主的想法最终在沈复洲手上实现了。唐月白他们开车越过一条长河上的桥面,渐渐朝上前往白虎城,越靠近,唐月白越觉得自己在如巨虎般的城墙下,像一只小小的蝼蚁,毫不起眼。中途她的视线一直落在白虎城,细细打量着这座鬼斧神工的城池。越是打量,越是惊叹。
白虎城的城墙主体是用看不出什么材质的巨大方块堆砌而成的,它沿着整个山体外围修建,完美的和山石融合在了一起,丝毫看不出不自然的痕迹,有一种超未来科技和古时自然结合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最重要的是,任谁都看不出来整个墙体内竞藏着数不清的各色武器,要不是林在野说起,唐月白只会觉得这个城墙很高,很长,根本看不到两侧尽头,肯定难攻,而且这般庞大的工程,一看就知道不是简单的人力能完成的,然后就没了幸好有个万事通林小野在她身边。
等更靠近了城墙,唐月白也看清楚了城门上方半悬空的巨大白虎头雕像,斑斓的面孔、火焰般的眼睛,还张着血盆似的大嘴,威风凛凛得很,仿佛随时他好了战斗的准备,只需一声令下,就会有毁天灭地的气焰从中喷出,将敌人瞬间消灭。
这般气势,只是细看几秒,就令看的人有些胆寒。听林在野说这里面暗藏着杀伤力超强的大型能源武器,一般只有城邦陷入难以抵抗的天灾人祸中才会开启,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开着车,沿着平整的宽敞山道上去后,是一片被规划平整的广场,广场很大,穿过广场,前方是四座石桥,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河流,桥对面是一座险峻的山峰,那里是白虎城所在地。只有穿过桥面,才能顺利抵达城门口。而四个桥头都有守卫军把守着,很多人正排着队准备过桥进城。左边两座桥更宽一些,是车行道,右侧两座桥是人行道。如果不想开车进去,也可以选择停在广场的停车点那,只是收费不便宜,当然开车进城也需要收费,更贵。
在这件事上,唐月白他们没有吝啬钱财,选择开车进城,一是后车厢东西太多,二是唐月白从空间取东西出来时需要一个东西做遮掩。开车的人不多,他们很快通过石桥到了城门前的广场,这里除了巡查的守卫军们,便是准备进出城的人。
人来人往的,颇有些热闹。
唐月白探出头看了一圈,“好多人啊。"比集市上的人多多了。李清荀也跟着看了下,感叹道:“沈城主下手真快,这打战才过去多久啊,城里的人口居然这么快恢复正常了。”“每年城邦都会因为战乱或者天灾死不少人,为了补上这个缺口,各个城邦的城主都会从其他地方挖人过来。"林在野给唐月白解释,“不过即便挖人过来也需要时间,这次估计是打战前,沈城主就在计划着挖人了。”唐月白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接着,李清荀也跟着说起之前有座城邦被挖人挖得太狠,最终导致整座城都荒废了的趣事。
也不知是真是假,唐月白没有过多评价,只觉得无语又荒唐。难道这就是最朴实的城战?
大
进城后,地上不再是凹凸不平的泥土路,而是大块的石砖铺成的干净的平整大道,笔直又宽敞,八、九辆汽车并排行走都能通过,两侧是石砖砌成的房屋,路上来来往往都是人,其中夹杂着叫卖各种东西的小贩。再往前走,拐个弯后,人渐渐少了一点,道路变得多且杂,地势也是起起伏伏的,还有长长短短的阶梯,两旁有些房屋店铺甚至建在高高矮矮的山体内部,这种迷宫般的城市建筑风格,让唐月白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她想了想,觉得这里很像她那个世界的川城,也是类似的迷宫风格。她突然有一种回到以前的感觉,心情大好,于是迫不及待的观察起四周。然后不知不觉之间,车慢慢开进了一条僻静的街道,最终在一家叫玫瑰旅舍的店前停了下来。
李清荀似乎和店家认识,熟练地打了声招呼,接着他们开着车从旅舍后门进来。
林在野低声给唐月白介绍,“这里是清子家的亲戚开的店,我们来白虎城一般都住在这。”
唐月白点点头,“有个熟人还挺好的。”
他们开了三间房,李清荀和程乔住左边一间,右边林在野住,中间是唐月白和大福一起住,整个安排将唐月白的安全放在了首位。这一片是平民区,鱼龙混杂,时不时会有无赖混混和懒汉来这边晃悠,像唐月白和程乔这样面生的小姑娘和小孩最好欺负了,很容易被盯上,所以得时亥小心些。
来的路上,林在野特意强调过几遍,尽量不要落单,以免被下黑手。等他们安顿好,天已经黑了。路边亮起灯,各个商店内也是灯火通明,将街道照亮的一览无遗,除了一些死角处。
因为时间比较晚,唐月白他们就在旅舍简单吃了些晚餐,是千层饼和炖菜,这是城邦内最日常吃的一道菜,做法很简单,将腌制过的肉和蔬菜豆子一起炖煮,再加点调料味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烤羊肉串,这是店家特意拿出来招待他们的,入口特别鲜嫩。晚餐之后,他们又和店家聊了很久,直到夜更深,才回房睡觉。这两天在野外的晚上,他们都没有怎么睡好,现在进了城邦,稍微放松了些的同时,疲惫也瞬间涌了上来。唐月白洗漱完,沾床就睡着了。一夜好眠。
第二天直到太阳高高挂起,唐月白才醒来,下楼后发现林在野和李清荀程乔早已起来了。
李清荀正在和店家聊天,林在野带着程乔和大福在后院整理车上的东西。唐月白和李清荀他们打了个招呼,就绕到后院去找林在野他们了。“在弄什么?"唐月白来到林在野身边,探头望去。“把要卖的东西收拾一下。"林在野笑着侧身让她看,是昨天取出来的面包野货等东西,嘴里又接着对程乔道:“程乔你去厨房把早饭拿来。”“好的。“程乔一溜烟的往厨房跑去,一旁趴着的大福见状,眼睛一亮,也颠颠跟着过去了。
“给你留了早饭,吃完了我们去集市。"林在野亲了亲唐月白的嘴角,轻声道。
“好。"唐月白很享受他的关心,伸出手抱住他,闻着他身上清新的香气,只觉得心情特别好。
林在野嘴角上扬,任她抱着,然后将下巴轻轻放在她头顶,享受着片刻的幸福时光。要不是他手有点脏,他早回抱过去了。直到程乔过来,两人才慢慢分开。
等唐月白刚把早饭吃完的时候,李清荀赶着骡车从后面过来了,“野哥,你们弄好了吗?”
程乔一脸兴奋,迫不及待的抢答道:“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今天要去集市卖东西,而且东西还不少,所以李清荀从店家那里借了骡车过来。汽车太大,不方便开去集市。
等把东西搬上车后,三人一狗赶着骡车去了集市。白虎城还算比较繁华,又很大,自然不可能只有一个集市,住在城邦内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去就近的集市逛,但一些大规模的集市都会在城邦中心广场举办,举办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会连着办五六天,在那里会有各地的商队带着名种商品过来,种类特别丰富,能买到很多平常买不到的东西。唐月白和林在野他们来的时间很赶巧,正好撞上这次大规模集市开启,今天是第三天。
“叶子酒,叶子酒,迷人又不醉人的叶子酒“猛兽肉,猛兽肉,女人吃了青春有驻,男人吃了精力充沛,吃了绝对物有所值的猛兽肉,各种种类都有……
“今天刚从大海捞上来的海鱼海鲜~只剩下一点了,赶紧来看一看。”一进集市,各种吆喝买卖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大家大声嚷嚷着自创的广告语,熟练的朝摊前走过的客人介绍自家的产品,好像完全不知道累似的。唐月白也顺着摊主的吆喝,一边走一边好奇的看起摊位上的货物。这里的规模比天山的集市大了好多倍,货物也多了许多种类,其中好多都是她没有见过的东西,有陆地的,海里的,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还有算卦的、猎奇的,可以说应有尽有。
其中有些货物她很有兴趣,像什么各种海货、香料,稀有的果树鲜花,号称最适合养殖的家禽……还有漂亮的衣服饰品,护肤品化妆品等等,好多都是天山上的集市所没有的。
似乎看出她心动了,林在野在一旁对李清荀说道:“你先去空摊位把东西整理好,我们买完东西过去。”
“好嘞,月姐慢慢看,不急哈。“说罢,李清荀便赶着车走了。在进集市前他们已经交了摊位费,定好摊位了。
唐月白看向林在野,见他笑着朝自己点头,于是忍不住唇角翘起,顺从自己的心意看了起来。不过只有遇到需要和特别喜欢的东西时,她才会开口问价格,然后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个彼此都还算满意的价格成交。她将买来的东西系好,挂在大福身上,一边顺手喂了它一根肉干,一边头也不抬的对林在野和程乔说:“你们要是有什么想要买的东西,和我说,我来讲价。”
程乔眼睛一亮,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然后指着前方一个卖特色吃食的摊位说道:“姐姐,我想吃那个。”
唐月白大手一挥,“买!逛完后,再给清子也带些吃的。”林在野顺势牵住她的手,轻轻一笑,“走吧。”他们走走停停,直到林在野双手满满当当,大福身上也挂不下货物了,才意犹未尽的朝自家摊位走去。
还没走近,就发现自家摊位前围满了人,热热闹闹的。唐月白以为出了什么意外,连忙拉着林在野快步走了过去,程乔和大福在后面紧紧跟着。
绕到摊位后看清情况,她瞬间松了口气。
怎么突然这么多人来买面包?
她来不及细想,连忙嘱咐林在野,“林小野,你把手里的东西和大福身上的都放到车上,然后过来一起帮忙。”
接着又对程乔说:“小乔,你带着大福守在车旁,免得东西被别人摸了去。”
“好的姐姐。”
唐月白说完,就来李清荀旁边,“我来收钱,你来打包。”“好嘞。"李清荀朝旁边移动,一边听前面客人的需求,一边手脚利落的打包。早上起来的时候,野哥已经告诉过他面包的价格和口味了,而且为了防止忘记,他还将这些都写下来,贴在了摊位前。打包也很简单。打包盒都是用的竹编小篮子,上面插着几朵小花,篮子里面垫着洗干净的可食用的大叶片,然后再放上客人要的面包就可以了。弄这么精致,是因为唐月白他们早定好这批面包的价格了,比黑面包贵了不少,所以在包装上也要跟上,要让买的人觉得物有所值。而且这些小篮子也不贵,都是在山谷时就地取材编的,顶多费些时间。等林在野加入打包队列后,他们的速度又快了不少。带了六箱面包,直接卖空了三箱半,摊位前才渐渐没了人。